酒泉子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万家掩映翠微间。
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
出入分明在屏障。
别来隋柳几经秋。
何日得重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常回想那美丽的杭州,人间胜景仿佛身处天堂。
万千人家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溪水潺潺流淌。
四季各异的花朵在窗前绽放,宛如置身在画屏之中。
自从离别之后,隋堤的柳树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秋,何时能再次故地重游?
去完善
释义
1. 酒泉子:词牌名,又称“东风齐着力”。
2.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3. 人寰:人世间。
4. 翠微:指青山或青翠的山色。
5. 异花:不同种类的花。
6. 当窗放:指花开灿烂,满窗可见。
7. 出入分明:形容景色明媚,明暗层次分明。
8. 屏障:指林木山丘等构成的自然景观。
9. 隋柳:指古代隋堤上的柳树。
10. 重游:再次游览。
去完善
赏析
《酒泉子·长忆钱塘》这首词是潘阆对于杭州(古称钱塘)的怀念之作。该词通过对钱塘美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与眷恋之情。首先,词人以“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开篇,强调了他对钱塘的美好印象——仿佛人间仙境,非凡尘可比。接着,“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一句展现了钱塘的繁华与宁静,万家灯火、绿树葱葱,流水潺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下片首句“异花四季当窗放”则描述了杭州四季花开不断的美丽景致,尤其是西湖的莲花,品种繁多,争艳斗艳。随后,“出入分明在屏障”一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西湖波光粼粼的美景。结尾两句“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后的杭州的深深怀念和对故地重游的热切期盼。
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杭州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流露出作者的深情厚意。此外,这首词还展示了宋词中常见的写景抒情的手法,以及对故乡风光的热爱与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泉子》是北宋词人潘阆的一首名篇。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据史载,潘阆出生于962年,正是五代十国末期至北宋初年之际,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潘阆幼年时随父亲辗转流离,后在战乱中被掳走。虽然成长于艰难时世,但潘阆并没有气馁,他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曾先后游历过江南各地,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创作出优美的词章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北宋初期,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开始兴起,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此,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潘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遭遇和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到词中,创作出了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酒泉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