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韶美义夫两家举孙
两翁连诗轴,夸我新生孙。
种德固有后,扰龙同一门。
祥应偶然耳,矫激笑刘昆。
要令百世祀,那止一饭恩。
遥知汤饼局,欢传溪上村。
茅堂满宾客,秫酒对鸡豚。
我亦劝两翁,自放琴与罇。
此生复何事,醉吟阅朝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位老者一起展示他们的诗轴,骄傲地炫耀他们的新生孙子。
行善积德必然会有后代,就像这个家族有共同的优秀传统一样。
这些吉兆不过是偶然碰上的,嘲笑刘昆过于激进吧。
要使这个家族名垂青史,岂止于一顿饭的恩情?
想当初那个盛大的汤饼宴,欢乐的场景至今仍然传颂在那个小村庄里。
简陋的茅屋挤满了宾客,就着醇香的烈酒品尝鸡肉和猪肉。
我也劝说这两位老人,放开手去享受音乐和美酒。
这一生还需要追求什么呢?让我们陶醉在诗歌之中,度过一个个早晨和黄昏。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来和诗。
2. 韶美:人名,这里指的是北宋诗人杨绘(字韶美)。
3. 义夫:人名,这里指的是北宋诗人张舜民(字义夫)。
4. 诗轴:指诗卷或诗篇。
5. 种德:播种道德,这里是说为子孙后代积德。
6. 扰龙:扰,驯服;龙,指骏马。这里喻指两个家族共有的荣誉和辉煌。
7. 祥应:吉祥的征兆。
8. 矫激:故意做作,不自然。
9. 刘昆:东汉时官员,因正直清廉而受到人们称颂。
10. 百世祀:百世,泛指很多世代;祀,祭祀。这句话是说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祖先的恩情。
11. 汤饼局:指给孩子办百日宴的地方。
12. 溪上村:溪边的小村庄。
13. 茅堂:简陋的居室。
14. 秫酒:用高粱制成的酒。
15. 鸡豚:鸡和猪。
16. 自放:自适,放纵。
17. 琴与樽:指音乐与美酒,泛指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两个孙子诞生的喜悦和祝福。诗歌首先描述了两个老人因孙子出生而相互赞美,强调了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和家庭团聚的喜悦。接着,诗人提到了种德之福,意味着道德的传承和家庭教育的价值。同时,诗人通过提到刘昆的典故,暗示了吉祥之事并非偶然,而是有因果报应。接下来,诗人强调子孙百世祭祀的重要性,表达了希望这两个孩子都能成为家族骄傲的愿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想象了两个孩子的出生场景,欢庆的气氛感染了整个村庄。诗人还描述了茅草屋中充满宾客,大家共同庆祝的场景,以此表达对子孙后代的祝福。最后,诗人提醒两位老人要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珍惜家庭团聚的日子。整首诗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子孙后代的关爱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韶美义夫两家举孙》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所作。王灼(1093-1150),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曾参与科举考试,但在宦海浮沉多年,未能施展抱负。晚年弃官回乡,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在王灼生活的时代,宋朝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随着北方金国势力的崛起,边疆局势日益紧张。这使得许多士人担忧国家安危,纷纷寻求报国之道。王灼也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从政之路,希望为国尽忠。
这首诗创作于王灼举孙之际,即他年事已高,孙辈出生之时。在诗中,他表达了对两个好友韶美义夫举孙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此时,王灼虽已年逾花甲,但仍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家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