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湘月·天风吹我

标题包含
湘月·天风吹我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syq138
去完善

译文
两种如梦幻般的憧憬,随着船桨划动的声响渐渐融入这浩渺的云水之间。
syq138
去完善
释义
春梦:比喻虚幻美好的事物;橹声:摇桨的声音;云水:泛指悠远的自然景象。
syq138
去完善
赏析
全词开篇描绘了一幅西湖美景图,通过“天风吹我”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点明自己重返故地的欣喜与感叹。接着作者回顾了早年的漂泊生涯,并对功名与文学创作进行反思,表明自己并未满足于世俗的成功。随后笔锋一转,由眼前的斜阳、香草触发深沉的愁绪,借助“罗袜音尘”的典故进一步强化这种怀旧情绪。 下阕中,“怨去吹箫,狂来说剑”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挣扎,也突出了其不甘平凡的性格特征。最后以“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收束全篇,把个人的复杂情感寄托于广阔的大自然之中,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整首词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兼具哲理性和艺术性,充分体现了龚自珍作为晚清思想家兼诗人的独特魅力。
syq13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龚自珍时年二十岁。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的文人,他正处于人生中最富诗意与理想的青年时期。此次重游杭州西湖,距离他上次离开已整整十年。面对湖光山色,往昔岁月与未来憧憬交织,令他感慨万千。词中既有对功名事业的疏离之感,又流露出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之情,更借西湖美景抒发了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惆怅。这种复杂的心境,在晚清士人中颇具代表性。
syq13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