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

标题包含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清朝中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以其深刻的...查看更多
joyce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我一整夜都在读它,所以就在书的末尾写下了这首诗。这也是我们三个的影子,共同聆听着同一钟声。灯光下的人儿在远方,梦境中的拔剑豪情仍在。雪的颜色代表着公正无私,诗歌的声音打破了苦难和虚空。明天会有许多客人来到,谁能说这就是去年的踪迹呢?
joyc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辛巳:即清道光二年(1822年); 2. 彭同年:指彭储,字士升,号春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龚自珍为同年举人; 3. 三生影:佛教谓前生、今生、来生,此处借喻两人友谊深厚; 4. 一杵钟:喻钟声悠远; 5. 灯:古人夜读常常点灯至深夜; 6. 拔剑:表明理想抱负; 7. 雪色惮恩怨:以白雪的洁白比喻心地纯洁无私,表现诗人的人生态度; 8. 破苦空:冲破愁苦的境地,追求人生的真实意义; 9. 明朝:第二天早晨; 10. 客盈座:宾朋满座之意。
joyc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辛巳除夕”这一特殊的时间背景展开,以“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的地点烘托出浓烈的情感氛围。在诗人看来,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化作了同一时间中的三世缩影,人们在灯火阑珊处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如梦幻般的岁月构成了无法摆脱的宿命。 诗中运用了“三生影”和“一杵钟”两个生动意象,分别代表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时间循环的概念,凸显了诗人对时间哲学的深度思考。与此同时,诗人在特定场合中发现的“雪色惮恩怨”与“诗声破苦空”则暗示了尘世纷扰中内心的高洁和对生命艺术的执着追求。 结尾两句“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意味深长:明日来临,宾客满堂,但又有谁能明察去年踪迹,诉说昔日繁华呢?此句提醒我们珍视当下,面对人生无常和岁月轮回,应以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并找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joyc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是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即辛巳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清朝统治逐渐衰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下,诗人龚自珍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理想无法实现,因此常常流露出悲凉和失望的情绪。然而,他与彭同年(可能是指当时的同僚或朋友)的感情深厚,在除夕这个特殊的时刻,两人一同借宿于道观之中,共度时光。 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内忧外患的困扰,国家政治日渐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尽管如此,诗人们依然坚守信念,寄希望于通过诗歌的力量唤起人们的关注,寻求国家的出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龚自珍创作了这首古诗,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盼。
joyc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