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四)
其八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十三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其一百三十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误以为陶渊明的诗风只是平淡无奇,其实他的作品兼具《梁甫吟》的沉郁与《离骚》的浪漫。

去完善
释义
梁甫:《梁甫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骚:《离骚》,屈原代表作。

去完善
赏析
第一首描绘了太行山的雄伟景象,并借山之静默表达自己对中原大地的深情凝望。第二首则从纤夫艰辛的生活切入,抒发了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同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内疚与自省的情感。第三首怀念友人的军旅生涯,既赞颂其胸怀壮志,又叹息其功业未成,体现了复杂的人际情感与历史责任感。第四首重新评价陶渊明,认为他并非单纯的田园隐士,而是兼具豪迈与忧思的文学巨匠。整组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彰显了龚自珍作为晚清思想家与诗人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辞官南归,途经太行山、淮河等地,目睹清朝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内心充满忧思与愤懑。这组诗正是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也有对友人功业未竟的感慨,以及对陶渊明等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这些诗作展现了龚自珍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人生最后阶段的重要创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