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箫声消散之后,只剩下孤零零的燕子和空楼。月光依然残缺,犹如断裂的玉簪,无法挽回。青鸟传来远方的话语,告诉我那里的风景让人忧虑。感情如同文字织成,怨气随着树叶飘散。
人间和天堂的距离如此遥远,只有暗暗落泪。还记得那个园子,曾经的驿站,都是梦里的情景。银屏下听见笑语,但在酒醉之时缓缓醒来,只能感到忧愁。想拿着镜子的一半,试着去寻找那份珍贵的高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箫:紫色的箫,寓意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2. 燕子:比喻美好事物的消失或离散。
3. 空楼:形容孤独无依的状态。
4. 璧月长亏:比喻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保持。
5. 玉簪中断:指爱情受到挫折,无法继续。
6. 覆水难收:比喻事情一旦做了就无法挽回。
7.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如意。
8. 碧云句:指美好的诗句。
9. 霞扃雾锁:形容景色美丽。
10. 情与文梭共织:表示感情和文字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
11. 宫叶:宫廷中的叶子,象征荣华富贵。
12. 两悠悠:指人间和天上的距离遥远,难以相聚。
13. 谷口园林: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14. 驿舍:古代驿站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15. 银屏:指屏风或窗户,这里可以理解为远方的景象。
16. 低闻笑语:形容声音低沉而愉悦。
17. 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指醉酒时的欢乐和清醒时的忧愁相互交替。
18. 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想要寻找一块好的镜子,在繁华的城市中尝试寻找美好的生活。
19. 菱花:指镜子,这里可以用来形容时光或人生。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是一首描绘离别哀愁的诗词。首句“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以紫箫比喻离别的哀音,燕子则象征别离的情意,营造出一种离别后的孤独寂寥氛围。接下来的句子“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挽回的事实,其中的“璧月长亏”代表美好的时光已逝,而“玉簪中断”则暗示感情破裂无法修复。
下片开头“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描绘了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则表达了作者将情感寄托在文字中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深深怀念。
结尾“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一句,展现了作者心中那种恍若隔世的感受,昔日美好的情景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最后的两句“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则表达了作者渴望重逢的心情,但却又感到无尽的忧愁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4年左右,正是宋金战争时期。在这一年间,张孝祥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
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原本可以踏入仕途,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他受到排挤,未能如愿以偿。这使得他对现实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与此同时,宋金战争的爆发使得国家局势陷入空前危机。金兵南下,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在这种形势下,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这让张孝祥更加担忧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存亡。
在这首词中,张孝祥借用了紫箫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他用婉转的笔调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之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充分展示了张孝祥在国家危亡之际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他对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