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只愿住在姑苏城外的一间简陋茅屋里,四周环绕着盛开的梅花,头顶是洒满银辉的皎洁明月。

去完善
释义
姑苏:即苏州;万树梅花:形容环境清幽雅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李白为主题展开,既是对李白的崇敬,又是作者自我心境的投射。开篇通过对李白与明月关系的描述,奠定了全诗怀古伤今的基调。随后转入自身,通过对比李白的旷世才华与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一种谦逊却又豁达的态度。最后两句尤为精彩,“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不仅勾勒出一幅淡泊宁静的田园画卷,更传达了诗人甘于归隐、追求心灵自由的志趣。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唐寅独特的个性魅力和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寅创作此诗时正处于人生低谷,仕途受挫后选择归隐山林。他借李白与明月的意象,抒发内心郁结。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其狂放不羁的形象令后世文人追慕。唐寅以李白自比,既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仰慕之情,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惆怅。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展现明代文人特有的清高与孤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