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韶石

标题包含
望韶石
当日昌黎系缆初,曾瞻双阙整冠裾。 致君尧舜今谁是,想像闻韶更起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 蒋之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中书侍郎等职。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建树,曾参与王安石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昌黎:唐朝诗人韩愈的别号。 2. 双阙:韶石山的两座山峰,因形如古代宫殿的两座城门“阙”,故称双阙。 3. 整冠裾:整理衣冠,表示对山神的尊敬。 4. 致君尧舜:使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这里指蒋之奇希望皇帝能像尧舜那样施仁政。 5. 起予:启发我的意思,这里是说听了韶石乐产生的美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蒋之奇所作的《望韶石》,以韶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 首句“当日昌黎系缆初”,以韩愈(字昌黎)为例,叙述了当年韩愈在此地停泊,表示韶石地区历史地位的重要。第二句“曾瞻双阙整冠裾”则写出了诗人站在韶石上,仰望双阙时的庄重仪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致君尧舜今谁是,想像闻韶更起予”,作者在质问当今谁可媲美古时的尧舜明君的同时,又联想到古人听到韶乐的喜悦,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韶石》是宋代诗人蒋之奇的佳作,这首诗描绘了韶石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中通过对韶石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望韶石》大约创作于公元11世纪左右的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科技都相当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如苏轼、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是诗人蒋之奇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蒋之奇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地方官,他在任期间曾多次治理水患,深得百姓爱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治理地方的水利工程,也有诗酒歌赋的文学生涯。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却并不乐观,统治者对知识的控制较为严格,科举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往往选择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