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奇见

标题包含
奇见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遶画堂。 眉黛蹙成游子恨,脸红烧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粧。 舞罢隔帘偷送目,不知谁是楚襄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象牙拍板催促着燕子迅速飞翔,一片流动的云彩围绕着华丽的厅堂。 眉间蹙起淡淡的离愁别绪,脸上微红的娇羞让人牵肠挂肚。 榆树的钱买不到千金的笑容,柳树的枝条何必借助百种珍宝来妆扮。 舞蹈结束后隔着帘幕偷偷相看,不知道谁才是那个楚襄王。
去完善
释义
1. 红牙:乐器名,指红色檀木制的拍板,此处代指音乐。 2.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石画的眉毛,这里指代美女。 3.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似钱币,故称榆钱。 4. 柳带:柳叶如丝带般柔美,因此得名。 5. 楚襄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与巫山神女有过一段传说故事。
去完善
赏析
《奇见》这首词描绘了宴会上一幅生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繁华中的离别之情。上阕通过对宴会环境的描述,展现出宴会的热闹氛围:“红牙催拍燕飞忙”写的是宾客们欢声笑语、忙碌不迭的场景;而“一片行云遶画堂”则暗示了美人们飘逸的舞姿与轻盈的身形。下阕则着重表现了离愁别绪:“眉黛蹙成游子恨”刻画出离别的伤感,透露出朋友之间深深的依恋;“脸红烧断故人肠”则以艳丽的妆容展现出现场离别的悲伤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借榆钱、柳带之景表现出宴会上的繁华景象,为整首词的画面增添了更多的层次。结尾的“舞罢隔帘偷送目,不知谁是楚襄王”则将视角从热闹的舞台转向了观众,以朦胧的诗意收尾,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奇见》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描绘自然界神奇景象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华岳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是一位有志报国但壮志未酬的士人,曾在科举考试中受挫,但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外态度消极,对内则实行严格的封建统治。民众疾苦重重,文人墨客们的忧国忧民之情也越发深沉。因此,在华岳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奇见》这首诗正是华岳在观察自然界奇特现象的同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用奇特的自然景象来隐喻社会现实,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