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凰台上忆吹箫

标题包含
凤凰台上忆吹箫
水国浮家,渔村古隐,浪游惯占花深。 犹记得、琵琶半面,曾湿衫青。 不道江空岁晚,桃叶渡、还叹飘零。 因乘兴,醉梦醒时,却是山阴。 投闲倦呼俦侣,竟棹入芦花,俗客难寻。 风渺渺、云拖暮雪,独钓寒清。 远溯流光万里,浑错认、叶竹寰瀛。 元来是、天上太乙真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水乡安家,古老的渔村中,我习惯于在花海中游荡。 还记得那时的她,仅半面之缘,却湿透了我的衣衫。 不料如今已是晚年,仍在感叹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只因一时的兴致,从醉梦中醒来,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山川之间。 空闲之时不再呼唤同伴,独自划船进入芦苇丛中,那些世俗之人难以找到。 周围的风轻轻吹拂,云朵带着暮色中的雪,我在寒冷中独自垂钓。 回想过往的岁月,竟然误以为这片竹叶就是整个世界。 原来我是天上的太乙真人啊。
去完善
释义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南宋著名词人张炎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注释: 1. 水国浮家:指在水边生活,以船为家。 2. 渔村古隐:居住在古老的渔村中,过着隐居的生活。 3. 浪游:四处漫游,不受拘束。 4. 花深:花的深处,比喻美好的环境。 5. 琵琶半面:形容女子的美貌。 6. 衫青:青色衣衫。 7. 不道:没想到。 8. 桃叶渡: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古渡口,传说因晋代王献之在此送别爱妾桃叶而得名。 9. 江空岁晚:在空旷的江面上度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形容孤独寂寥。 10.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比喻清幽的环境。 11. 投闲:辞官退隐,过着悠闲的生活。 12. 呼俦侣:呼唤朋友。 13. 竟棹入芦花:独自划船进入芦花荡。 14. 俗客难寻:很难找到世俗之人。 15. 风渺渺、云拖暮雪:形容风和云的景象。 16. 独钓寒清:独自垂钓于寒冷的湖面。 17. 远溯流光万里:追溯过去的时光,距离遥远。 18. 浑错认、叶竹寰瀛:完全误认为是一片竹林。 19. 太乙真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水国浮家和渔村古隐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自由而宁静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犹记得”三字将思绪引向回忆,想起昔日与美人共赏风光的美好时光。紧接着的“不道江空岁晚,桃叶渡、还叹飘零”则表达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下片则以“投闲倦呼俦侣,竟棹入芦花,俗客难寻”展现出诗人在隐逸生活中找寻乐趣的心境。随后,诗人在“风渺渺、云拖暮雪,独钓寒清”中寻找心灵的寄托,通过远方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人生经历。最后两句“远溯流光万里,浑错认、叶竹寰瀛”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重新审视,从曾经的繁华转而理解到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整首词既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南宋著名词人张炎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南宋末年,正是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在这期间,张炎的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原本出身世家,但家道中落,又逢战乱,使他陷入困境。然而,他的才情横溢,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那个时候,南宋的统治者偏安一隅,对于金国的侵略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这使得民间疾苦重重,民生维艰。张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写下了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词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