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腊肉

标题包含
腊肉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荤不敢前。 水饮一盂成软饱,隣翁当午息庖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嫩的马蹄裹着霜雪,满足了贪吃的欲望,让那些荤腥的食物都畏缩不前。只喝一杯水就能让人觉得满足,隔壁的老头在中午休息时也能停住炊烟。
去完善
释义
1. 霜蹄:指猪蹄,这里代指猪蹄。 2. 削玉:形容肉质鲜嫩,色如白玉。 3. 馋涎:贪吃的口水,这里比喻想吃猪肉的欲望。 4. 却退腥荤:指腊肉独特的香气使其他肉类无法比拟。 5. 软饱:形容吃饱喝足的状态。 6. 当午:正午时分。 7. 庖烟:烹饪时产生的烟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迈的一首描绘腊肉的诗。首先,“霜蹄削玉”是形容腊肉的色泽和质感,如霜雪覆盖的马蹄和削切的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接着“慰馋涎”表现了腊肉的美味让人垂涎三尺。而“却退腥荤不敢前”则表现出腊肉的味道浓郁,其他的食物在这股味道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之后两句,“水饮一盂成软饱”指的是诗人吃完腊肉后再喝上一杯水,就感到胃里满满的,不再需要吃其他食物。而“隣翁当午息庖烟”则是描述邻居老翁在中午时分也因为看到诗人品尝腊肉而停下了正在烹饪的炊烟,显然是被这美味所吸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肉》是宋代诗人王迈创作的一首描写生活琐事的五言诗。这首诗以家庭生活中的日常事物——腊肉为主题,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迈正处于他人生的壮年时期,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他的这种心态,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个时期,腊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爱。因此,王迈在创作这首诗时,选择了腊肉作为主题,通过描写腊肉的制作过程和味道,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体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