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点火樱桃

标题包含
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zl_57
去完善

译文
耳边传来阵阵催促归去的声音,然而现实中的归途却是如此艰难,难以实现。
zl_57
去完善
释义
龙孙:竹笋的别称;荼蘼:一种蔷薇科植物,花白而繁茂。
zl_5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景象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却又暗含离别的画面。上阕通过“樱桃”“荼蘼”“龙孙”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笔锋一转,写到乳燕和流莺的柔弱姿态,暗示时光易逝,美好短暂。随后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不愿带走忧愁的埋怨,以及内心的郁结。 下阕从登高望远展开,由自然景色转向家国情怀。“层楼望”几句透露出浓烈的乡愁与漂泊感,进一步深化主题。“古今遗恨”则体现了辛弃疾作为爱国词人的历史责任感与痛苦挣扎。最后用“蝴蝶梦”“子规啼”两个经典典故收束全篇,强化了情感张力,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那种渴望回归却无可奈何的复杂心境。 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隽永,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沉的感慨,充分展示了辛弃疾豪放派词风之外的婉约一面,堪称佳作。
zl_5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人生中备受压抑的时期。他胸怀壮志,却屡遭排挤,难以施展抱负。此时他退居带湖,目睹春日美景,内心却充满矛盾与痛苦。一方面是对眼前大好春光的欣赏,另一方面则是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交织而成的深沉愁绪。春天的生机勃勃反而让他更觉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强烈的对比促使他写下此词,借景抒情,寄托自己复杂的心境。
zl_5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