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疎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长江和汉水之畔,我们曾共度过美好时光,每次相逢总是把酒言欢,尽情畅饮。分别之后,就像那漂浮不定的浮云,聚散无定;而时间的流逝如同滔滔江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年。尽管岁月匆匆,我们的情谊依然如故,谈笑风生;然而彼此的发丝都已经稀疏花白,容颜逝去。究竟是什么让我愿意回到北方,在淮河边上面对秋天层林尽染的山色呢?
去完善
释义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题目中的"淮上"指的是淮河流域一带;"梁川"则指古代梁州地区,即现在的陕西省南部和四川省东北部一带。"故人"指的是旧时相识的人。
1.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这两句说曾经在江汉地区作客,每次相逢都喝得大醉然后回家。
2.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比喻离别就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而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十年。
3. "欢笑情如旧,萧疎鬓已斑":虽然开怀大笑但心情却不如从前,头发也稀疏了,并生出了白发。
4.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为什么不回到北方故乡去呢?要在淮水边上面对秋天的山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水之滨与梁州故友重逢的场景。首联追忆昔日共同游历的时光,相聚时常常畅饮至深夜;颔联以浮云、流水为喻,言离别虽然短暂,但时光却在不经意间流逝;颈联强调即使岁月蹉跎,友谊依旧如初,但彼此的头发都已花白;尾联通过疑问语气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希望能在淮水上欣赏秋天的山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岁月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89年,正值唐德宗贞元五年。在这一年里,韦应物辞去了长安尚书省录事参军一职,开始了他漫长的闲居生活。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然而,韦应物在辞官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的宦途生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以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操和人生感慨。
在这首诗中,韦应物以“故人”为题,表达了与朋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