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标题包含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糖赵赵___
去完善

译文
建立小屋靠近古老的渡口,悠闲地欣赏着长河的流淌。窗户里的我逐渐老去,门前的树木也已进入了秋天。寒冷的群山中有孤雁飞过,傍晚的细雨带来了远方的船只。太阳即将落山时遇到了归来的旅人,怎能忘记过去的欢乐时光呢?
糖赵赵___
去完善
释义
1. 结茅:用茅草搭建房屋,此处指作者在淮河边建立简陋的住所。 2. 古渡:古老的渡口,这里指的是淮河边的渡口。 3. 长淮:淮河,这里是用来代指韦应物的住所所在的地方。 4. 人将老:意味着年龄增长,时间流逝。 5. 寒山:寒冷的山区,这里指的是淮河附近的山区。 6. 过雁:飞过的雁群,这里用来形容寒冷的山中只有大雁经过的景象。 7. 暮雨:傍晚的雨水,这里用来描绘下雨的情景。 8. 日夕:日落时分,这里暗示夜晚的到来。 9. 归客:回乡的人,这里指从洛阳来的李主簿。 10. 旧游:过去的交情,这里表示韦应物与李主簿过去有深厚的友谊。
糖赵赵__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水边遇到洛阳李主簿的场景,表达了两位故人重逢的喜悦。首联通过描述作者在古老的渡口边结庐而居,眼见淮水悠悠流过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颔联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展现出时光荏苒,世事如梦的感慨。颈联则通过对“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孤寂而又渴望团聚的心情。尾联“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则表达出作者与李主簿相逢的喜悦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堪称五言律诗的佳作。
糖赵赵__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韦应物在都城长安担任朝廷官员。在这个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韦应物出生于世家大族,年轻时任侠好游,后来发愤读书,成为著名的文人。他在长安任职期间,由于官场腐败,深感失望,于是辞官回乡,过上隐居生活。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其中就包括这首《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在这首诗中,韦应物以洛阳的李主簿为对象,描绘了他们在淮水畔相遇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个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精神追求。
糖赵赵__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