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端明挽诗 其二
帝功成赞育,天道与为徒。
祖帐霸陵岸,扁舟笠泽湖。
送鞋非李泌,哭市有郇谟。
已矣龙輀税,依然曳尾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帝王事业成功颂扬培育,遵循天道共同前进。
祖祖辈辈在霸陵岸边立下誓约,我们在笠泽湖上泛舟共游。
赠送鞋子并不是李泌的主意,在市场中哭泣的才是郇谟。
已经结束了,龙形的丧车该休息了,依然还是在尘土中拖着尾巴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帝功:皇帝的功德。这里可能指宋真宗的功劳。
2. 赞育:赞美养育之恩。
3. 天道:自然法则或宇宙规律。
4. 为徒:做门徒或者伙伴。这里可能是表示天道是自然的伙伴。
5. 祖帐:古代出行时祭路神的一种帐篷。
6. 霸陵岸:指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这里可能是比喻皇帝举行仪式的地方。
7. 扁舟:小船。
8. 笠泽湖: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境内,以湖泊风光和历史文化著称。
9. 送鞋非李泌:李泌是唐朝的一位名臣,以足智多谋著称。这里的“送鞋”是指一种古老的习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鞋子,表示关心和祝福。
10. 哭市有郇谟:郇谟是唐朝的一位知名人物,以在集市上哭泣而闻名。这里的“哭市”可能是形容悲痛的场景。
11. 已矣:表示事情已经结束。
12. 龙輴税:指皇帝的葬礼。
13. 曳尾涂:形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这里可能是表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薛季宣为了悼念他的好友张端明而创作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张端明的惋惜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张端明生前的逸事来展现他的人格魅力。
首联“帝功成赞育,天道与为徒”,诗人借天道的理念表达对张端明成就的赞美。他虽然离世,但精神仍长存于人间。这一句表达出诗人对张端明德行的崇敬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颔联“祖帐霸陵岸,扁舟笠泽湖”,这两句则以景物描述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霸陵岸边设祭哀悼、在笠泽湖边驾舟送别,形象地展现出一幅悲痛而又温情的画面。
颈联“送鞋非李泌,哭市有郇谟”,则是用历史典故来形容张端明的品质。诗人以唐代名臣李泌与郇谟为榜样,赞扬张端明的智谋与忠诚,他虽然没有像李泌那样显贵的地位,却拥有郇谟那样的忧国忧民之心。
尾联“已矣龙輀税,依然曳尾涂”,这句则意味着尽管张端明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龙輀”是对灵车的尊称,象征着张端明灵魂的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端明挽诗 其二》是南宋诗人薛季宣在公元1178年所作。薛季宣(1134-1173)是南宋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曾任州郡属官,后来在太学任教,担任过史官等职。
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宋中期,此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当时北方领土已经丧失于金国,民族矛盾仍然尖锐。在这种背景下,薛季宣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学者和官员,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了忧虑。
在这首诗中,薛季宣表达了对故友张端明的深切怀念之情。张端明是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在学术和政治观点上有着相似的追求。张端明的离世让薛季宣倍感痛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