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邸报二首 其二
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荣华叶子格,升黜选仙图。
豺祭知生兽,蛇衔欲报珠。
不将魂梦到,反是忆莼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界如同刀刃上的蜂蜜般甜蜜而危险,人性却如屋檐上的乌鸦般难以捉摸。
荣华富贵就像叶子格游戏一般短暂无常,官职升降就如同选仙图中仙子般的变幻莫测。
豺狼祭祀祈求捕食猎物的能力,毒蛇衔珠等待报答恩人。
如果不把梦境和现实混淆,反而更加怀念家乡的美食与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世味刀头蜜:"世味"是指世间的各种滋味,这里主要指的是荣辱得失;"刀头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蜂蜜虽然甘甜,但是放在刀尖上则危险重重,这里用来比喻世间的荣华富贵背后隐藏着危机。
2. 人情屋上乌:"人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之间的感情或者人际交往;"屋上乌"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典故,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地,后来周公的儿子伯禽继位为鲁公,有人劝他除掉屋上的乌鸦,因为那是周公的象征,伯禽没有这样做,表示对周公的尊敬。这里用"屋上乌"来形容人们对故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3. 荣华叶子格:"荣华"是指富贵荣耀的生活;"叶子格"是一种古代的游戏,类似于今天的跳棋,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升降沉浮。
4. 升黜选仙图:"升黜"是指官职的升降;"选仙图"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参与者通过抽签来选择自己的角色,这里用来比喻官场的竞争和命运的安排。
5. 豺祭知生兽:"豺祭"是指豺在捕猎前会先祭拜天地,祈求狩猎顺利;"生兽"是指活着的动物,这里主要是说豺通过祭拜天地的仪式来了解哪些动物是适合捕猎的目标。
6. 蛇衔欲报珠:"蛇衔"是指蛇在吞食食物前会先将食物衔住,这里的"报珠"应该是指传说中的蛇珠,据说蛇在修炼成仙时会有一颗珠子从口中吐出,这颗珠子被称为蛇珠。这里应该是形容蛇衔珠的传说。
7. 不将魂梦到,反是忆莼鲈:"不将魂梦到"是说不想让自己的灵魂和梦境去触及那些名利场的事情;"反是忆莼鲈"是说反而更加怀念家乡的美味,这里的"莼鲈"是指家乡的美食,这里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的情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以及诗人自身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刀头蜜”、“屋上乌”等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世间事物的表面繁华与背后的黑暗面。同时,以“荣华叶子格”、“升黜选仙图”描绘了当时社会功名与地位的诱惑。在后半部分,诗人以“豺祭”和“蛇衔”的寓言故事,传达了人们对利益的争夺和对名誉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最后,诗人以“不将魂梦到,反是忆莼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名利的不满以及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邸报二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宋孝宗淳熙十年(公元1189年)之间。这是南宋初期,国家内外交困,战乱频繁的时期。
薛季宣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然而,他在仕途上却颇为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薛季宣关注时事,关心民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他通过阅读邸报,了解到国家的政治动态和民众的疾苦,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
在诗歌中,薛季宣表达了对朝廷政策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讽刺了当权者对民众苦难的漠视,呼吁朝廷重视民生问题,改革政治弊端。这首诗反映了薛季宣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厚的民本思想,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