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勃 其一
异姓侯王约重陈,谁知兴复自陪臣。
滕公刚笑轻齐尉,大勇直须庸妄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异姓侯王:指的是非皇室血统的诸侯王。这里泛指封建社会中的贵族统治者。
2. 约重陈:约定繁重的任务或责任。这里指封建社会中对诸侯王的权力和责任的约定。
3. 谁知:有谁知道。表达出对事情发展趋势不可预测的感觉。
4. 兴复:复兴,振兴。这里指恢复王室的地位和权力。
5. 陪臣:古代诸侯的臣子。这里指薛季宣本人。
6. 滕公:刘邦的近臣夏侯婴的封号。这里借指刘邦的亲信。
7. 刚笑:刚强地嘲笑。
8. 轻齐尉:轻视齐国的武将。这里指刘邦轻视楚国的将领。
9. 大勇:极大的勇气。
10. 庸妄人:平庸而狂妄的人。这里指那些看似平凡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魏勃 其一》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作品,主要描述了魏勃这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魏勃的描绘,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赞美和对无能之辈的讽刺。
首句“异姓侯王约重陈”,诗人用“异姓侯王”来形容魏勃的身份,暗示他的地位显赫。同时,“约重陈”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魏勃事迹的期待和关注。
第二句“谁知兴复自陪臣”,则揭示了魏勃的真实身份——一位陪臣。这里,诗人通过对比魏勃的地位和身份,表达出对魏勃忠义行为的敬佩。
第三句“滕公刚笑轻齐尉”,诗人引用了魏勃的故事:当魏勃得知齐军要来攻打刘邦时,他勇敢地请命,以陪臣的身份去抵御齐军。这里的“滕公刚笑轻齐尉”,表现了魏勃的英勇和智慧。
最后一句“大勇直须庸妄人”,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大智若愚的道理。虽然魏勃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庸妄之人,但实际上他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品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魏勃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魏勃 其一》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当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在这个特殊时期,薛季宣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后来,他因触怒权贵而被贬谪至湖南,这段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在诗歌中,他以魏勃自喻,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较为复杂。一方面,南宋政权在金兵的压力下,被迫南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另一方面,文人学士在战乱中坚守气节,积极谋求国家的复兴。薛季宣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