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黄仲益云梦辟书报命
三府书交上,群公座尽倾。
量包云梦岭,名动洛阳城。
鸡肋刀焉用,牛腰轴定盈。
江南望江北,无可赠梅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位长官呈上文书,百官在座皆聚精会神聆听。
他们的才学如同云雾中的山岭,声誉震动整个洛阳城。
鸡肋般的世俗功业有何用处?他们如同牛腰般轴心支撑着国家昌盛。
在江南遥望江北,却找不到可以赠予梅花的花卉佳人。
去完善
释义
1. 三府:古时的三个官署,这里指的是黄仲益工作的地方。
2. 云梦:地名,即现在的湖北省孝感市一带。
3. 辟书:古代官员任免的文书。
4. 报命:向皇帝报告任职的情况。
5. 量包云梦岭:形容黄仲益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
6. 名动洛阳城:形容黄仲益的名声在洛阳城里传开。
7. 鸡肋: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8. 刀:这里指小刀。
9. 牛腰轴:形容书籍之多。
10. 江南望江北:作者身处江南,遥望江北的黄仲益。
11. 无可赠梅英:无法送上梅花的花瓣作为礼物,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好友黄仲益才华横溢,名声远播的场景。诗人首先描述了黄仲益才学出众,受到众多官员的赏识和尊敬。“三府书交上,群公座尽倾”意味着他在众多官府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众人的认可。接下来,诗人又以“云梦岭”和“洛阳城”为例,强调了黄仲益的名声之响亮,如同云梦岭般广大,洛阳城般繁华。
接着,诗人通过“鸡肋刀焉用,牛腰轴定盈”表达了对黄仲益才华的赞美。这里以“鸡肋”和“牛腰”作比喻,形容黄仲益的文章如刀刃一般锐利,如树木一般茂盛。诗人认为他的才华无可挑剔,必将在文学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最后,诗人以“江南望江北,无可赠梅英”表达了与黄仲益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梅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诗人表示自己虽身处江南,却为远在江北的黄仲益而感到自豪,并且为他的人品和才华感到敬佩,以至于没有任何礼物可以赠送给他。整首诗充满了对黄仲益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这首《闻黄仲益云梦辟书报命》作于南宋时期,诗人以其雄浑的笔力,通过对友人黄仲益勇赴云梦战场的描绘,展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在创作此诗时,正值南宋国力日渐衰微,金人屡屡南侵。南宋民众生活困苦,却无力抵抗外敌入侵。在这种背景下,薛季宣看到黄仲益勇敢地投入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深感钦佩和鼓舞。他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期盼之情融入到诗歌之中,希望以此激发更多人的爱国情怀。
薛季宣生活在南宋时期,作为一名爱国文人,他对国家命运、民族兴衰有着深深的关注。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中,为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关切而创作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