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克商操

标题包含
克商操
天命文考,翦灭大商。 发将天命,戈矛有光。 非余武兮,独夫自亡。 非余武兮,天启先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命运考核,摧毁大商。 发挥出天命,兵器闪烁光芒。 不是我勇敢,是独裁者自取灭亡。 不是我勇敢,是上天开启先王的事业。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天命文考:“文考”是对已故父亲的尊称,这里指周文王姬昌。“天命”意为受命于天,这里是说周文王接受了天命来推翻殷商。 2. 翦灭大商:“翦灭”是指消灭、灭绝;“大商”指商朝。这句是说周文王消灭了强大的商朝。 3. 发将天命:“发”指的是周武王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即周朝的开国君主;“将”是带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武王带领着天命,继承他父亲推翻商朝的遗志。 4. 戈矛有光:“戈矛”是古代兵器,这里借指战争;“有光”表示闪耀、辉煌。这句诗象征周武王伐商时的雄壮场面。 5. 非余武兮:“非余武”意味着并非靠武力争夺,“兮”是语气助词,无实意。此句表达的是周武王的胜利并非完全依靠武力。 6. 独夫自亡:“独夫”指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讽刺其独断专行;“自亡”指自取灭亡。这半句诗是对纣王行为的谴责,认为他的覆灭是因为自身的荒淫无道。 7. 天启先王:“天启”是天命神启示之意;“先王”指的是周文王。这句诗表达了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天命神让周国逐渐壮大并实现伐商的目标。
去完善
赏析
薛季宣的这首《克商操》以商朝末年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周武王伐纣的事迹。他以天命、先王的启示和自身的勇猛为核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战争与英雄的画面。 开篇两句“天命文考,翦灭大商”,强调了周武王伐纣的合法性,他是在天命指引下,结束了强大的商朝统治。这里的“翦灭”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商朝灭亡的情景。 接着四句“发将天命,戈矛有光。非余武兮,独夫自亡。非余武兮,天启先王。”是诗人对战争的描写,展现出周武王勇往直前的精神。他的武器——戈矛,闪耀着光芒,犹如天神的庇佑。同时,诗人强调这不是因为他的个人勇武,而是因为天命的指引和先王的启示。这四句将战事写得激情四溢,又展示了诗人的历史观。 整首诗气势磅礴,主题鲜明,结构紧凑。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充满传奇色彩的战争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历史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克商操》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长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中原地区先后遭受金、元的侵略。在这个背景下,诗人薛季宣以豪放、激昂的笔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薛季宣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薛虞卿为南宋著名学者,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对文学有深厚的兴趣。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在地方任职,后因与上司不合而辞官回乡。在这段人生际遇中,薛季宣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这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在南宋时期,虽然金国对南宋进行了多次侵略,但南宋人民并未放弃抵抗,涌现出许多英勇抗金的英雄人物。与此同时,南宋政府也在努力恢复经济,发展文化。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薛季宣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