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信阳宿萧安抚寨萧虏蔡将去岁陷信阳者
左角语争战,南柯闻大奔。
胡为控弦去,犹有覆车存。
行客应贪路,边城不闭门。
夜眠思往旧,空泪湿床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左翼方言斗争激烈,南方盛传大军溃败。
为何携弓离去,还有翻车的危险存在。
旅客应贪图道路安全,边疆城市不需关闭城门。
夜间睡眠时思考过去的情景,泪水湿润了床单的痕迹。
去完善
释义
《至信阳宿萧安抚寨萧虏蔡将去岁陷信阳者》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关于诗中难解词语的注释:
1. 信阳:即今河南省信阳市。
2. 左角:古代战场上的位置名称。这里指在战争中的不利形势。
3. 语争战:谈论战斗的事。
4. 南柯:喻指梦境。这里指虚妄的梦想。
5. 大奔:指大规模逃亡。
6. 胡为:为什么。
7. 控弦:拉弓,指参战。
8. 覆车:翻车的教训。这里指失败的教训。
9. 行客:旅途中的人。
10. 边城:靠近国境的城市。
11. 闭门:关闭城门。
12. 夜眠思往旧:夜晚休息时回想过去的事情。
13. 空泪:白白流泪。
14. 床痕:床上的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左角语争战”开头,叙述了当时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激烈程度,同时通过“南柯闻大奔”暗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接着,诗人用“胡为控弦去,犹有覆车存”表达了对于战争的无奈和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接下来的“行客应贪路,边城不闭门”则表达了行人对平安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边境城市的惶恐不安。这种情绪在“夜眠思往旧,空泪湿床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诗人以夜不能寐、泪湿床榻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战争深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至信阳宿萧安抚寨萧虏蔡将去岁陷信阳者》,是由南宋诗人薛季宣所创作。薛季宣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5年,正值南宋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发,金国南侵,百姓流离失所。在此背景下,薛季宣作为南宋官员,多次参与抗金战争,力图保卫国家疆土。
当时,信阳刚刚从金军手中收复,形势尚未稳定。薛季宣在途经信阳时,选择借宿于当地安抚使萧挞凛的营寨。他在此地见到了去年攻陷信阳的金军将领蔡定国,不禁感慨万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诗中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开篇,描绘了战乱的残酷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他通过对萧挞凛和蔡定国的描述,表达了对抗金英雄的关注和敬意。最后,他以“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期待和平的强烈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