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二
忾我论交晚,何堪又索居。 朝阳鸣必凤,清水察无鱼。 百恼愁成斛,群疑鬼载车。 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季宣(1134年-1225年),字士龙,号知止堂主人,南宋文人。 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薛徽言是著名学者,母亲是陆游的妹妹。薛季宣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感叹我们相交太晚,怎奈何又各自孤独生活。 朝阳中必定有凤凰长鸣,清澈的水下看不到游鱼。 种种烦恼汇成酒器,重重疑虑如同车载鬼魅。 无论好坏都没有可说,只能赢得腹中文采华章。
去完善
释义
1. 忾我:感慨我们之间的交往。这里表达了与友人相交甚晚的遗憾。 2. 索居:独居、孤独的意思,表达与友人的分离。 3. 朝阳鸣必凤:以凤凰比喻贤能之人,这句诗句意味着有贤能的人出现就像朝阳一样引人注目。 4. 清水察无鱼:以水清澈见底却看不到鱼来形容事物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道理。 5. 百恼愁成斛:形容烦恼忧愁之多,斛为古代量器,表示烦恼之多难以计数。 6. 群疑鬼载车:比喻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犹如鬼魅载人无法捉摸。 7. 否臧:指善恶得失,这里的“否臧亡可道”是说自己对于善恶得失并无定见,表现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 8. 腹诗书:指充满才学,学问渊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景望的惜别之情和祝愿之意。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先,诗人以“忾我论交晚,何堪又索居”开篇,表达了与友人交往甚晚,现在又要分别的遗憾。接着,诗人通过“朝阳鸣必凤,清水察无鱼”的比喻,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质,暗示友人未来必将有所作为。然后,诗人又以“百恼愁成斛,群疑鬼载车”描绘出世间的纷繁复杂,提醒友人面对困境要保持清醒和坚定。最后,诗人以“否臧亡可道,赢得腹诗书”寄语,表示尽管世事难料,但只要心中有诗书,就能坦然面对一切。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薛季宣的这首《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作为一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激励友人奋发向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薛季宣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多种官职,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任职,但他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郑景望的勉励和期待,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外患严重。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像薛季宣这样的士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信念,为国家出谋划策,为民请命。他们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家国情怀,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这首《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二》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