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标题包含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庐。 公在衰绖中,乃上时政书。 维时君臣定,事与草昧殊。 出处千载同,岂必名迹如。 行伍拔大将,寒饥得名儒。 推毂天下士,百年用其余。 生平慕河汾,未许王魏俱。 慇懃八司马,意独何区区。 自古朋党论,消复莽无期。 谁令群疑亡,韩富及有为。 惜哉公不见,功名止西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武侯和玄德已难以到达,但我能去探访他们的故居。 尽管公正在痛苦悲伤之中,他仍在努力解决国家问题,提出治理政见。 在这么困难的时期,我们君主与大臣一同定了决心,破灭所有迷蒙混乱。 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同样的重要,无论他们有没有留下盛名的痕迹。 从士兵中选拔将领,从贫苦中成长出名儒,让他们为国家效力。 举荐天下的贤士,使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我一生都在羡慕河汾之风,我认为不应只以王、魏齐名。 对这八位著名的司马,我的敬仰之情真是无法言表。 自古以来,有关朋党的议论一直存在,但是消除各种误会需要时间。 是谁让我们众多疑惑得以消解呢?正是韩愈、欧阳修等文化名人和有为之士。 可惜啊,公正的人不能看到,他的功名只能留在西部边疆。
去完善
释义
1. 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封武乡侯,故有“武侯”之称。 2. 玄德:指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3. 庐:房屋、居所。 4. 公:这里指的是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5. 衰绖:丧服,指为父母或君王守孝期间所穿的一种服装。 6. 时政书:指针对国家政治事务的文书或报告。 7. 维时:此时,这个时期。 8. 君臣定:指国家政局稳定,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和谐。 9. 事与草昧殊:指事情的发展变化与蒙昧不明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10. 出处:出仕和隐退。 11. 千载:千年。 12. 名迹:名声和事迹。 13. 行伍: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军队。 14. 拔:选拔、提拔。 15. 大将:高级将领。 16. 寒饥:贫困潦倒的境地。 17. 名儒:有名望的学者。 18. 推毂:推车向前,喻指举荐人才。 19. 天下士:天下的士人。 20. 用其余:利用他们的余力。 21. 河汾:河,黄河;汾,汾水。这里是泛指中原地区。 22. 王魏:指王通和魏徵,两人均为唐代著名文人。 23. 慇懃:诚恳、殷切。 24. 八司马:唐顺宗永贞年间的八个进士,包括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25. 意独何区区:意指为什么对八司马如此关注和关切。 26. 朋党论:指关于结党营私的言论。 27. 消复:消除恢复。 28. 莽:杂乱无章。 29. 无期:没有期限。 30. 韩富:指韩琦和富弼,两人均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31. 为:治理、处理。 32. 群疑亡:指疑虑和异议消失。 33. 西陲:西部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本诗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描述了作者对于著名人物范文正公(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全诗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讨论了范文正公的品行、功业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首联“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庐”表达了作者对于伟大人物的景仰,指出即使诸葛亮这样的英才也不可求诸久远,只能努力接近他们的精神品质。颔联则通过描绘范仲淹身处困境仍能献言时政的品质,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颈联借评论当时朝政的稳定来衬托范仲淹的智谋和远见。接下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范仲淹的高尚品质,指出他提拔贤能不拘一格,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他的器重;同时,也表达了对范仲淹坚守原则,不为名利所动的精神的赞美。尾联以惋惜之情结束,设想如果范文正公还在世,或许能将中国疆域扩展至西方边陲。整体来看,本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解读,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范文正公的敬仰和对儒家士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出自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陈傅良之手。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至1228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国家内外矛盾重重,民生疾苦严重。 在这个时期,陈傅良的人生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在太学读书,后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主簿、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位。然而在政治生涯中,他也遭遇了诸多挫折,曾两次被贬谪,逐渐对官场产生了失望之情。晚年隐居浙江松阳,专注于学术研究。 在《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这首诗中,陈傅良通过回忆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他为官清廉、勇于担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范仲淹的事例反思了当时南宋社会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关切。总的来说,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又表现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