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王子木解官长乐见访
夜深擘荔真愁绝,春浅传柑更惘然。
世事爱来欺两鬓,人生堪得别多年。
琢冰积雪江湖阻,树羽崇牙日月悬。
此理仓茫君勿问,明朝且莫刺归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品尝着新鲜的荔枝,心中真是惆怅不已;春日初至,传递着美味的柑橘,心头却一片迷茫。
世事无常,总让人在不知不觉间老去;离别数载,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
江湖险恶,如同冰雪覆盖的冰山;岁月匆匆,犹如高悬天际的日月。
这纷繁复杂的世间道理,难以言喻,希望你能理解,明天就别去打搅归家的船只了。
去完善
释义
《天台王子木解官长乐见访》是南宋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天台: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这里指陈傅良的家乡。
2. 王子木:生平不详,可能是陈傅良的朋友或同时代人。
3. 解官:解除职务,卸任。
4. 长乐: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这里指王子木解官后拜访陈傅良的地方。
5. 擘荔:剥开荔枝。
6. 愁绝:极度忧愁。
7. 春浅:春天初到。
8. 传柑:赠送柑橘。
9. 惘然:迷茫,不知所措。
10. 世事:社会上的事情。
11. 爱来欺两鬓:经常让我的双鬓变白。
12. 人生:生活。
13. 堪得:承受得住。
14. 别多年:多年未见。
15. 琢冰积雪:形容说话尖刻,不易相处。
16. 江湖阻:在社会上受到阻碍。
17. 树羽崇牙:形容高大的建筑。
18. 日月悬: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
19. 此理仓茫:这个道理模糊不清。
20. 君勿问:你不要问。
21. 明朝:明天。
22. 莫刺归船:不要耽误我回家的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天台王子木的视角描绘了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首联通过“擘荔”和“传柑”两个场景,表现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伤;颔联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白发苍苍的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颈联则通过“琢冰积雪”和“树羽崇牙”两个比喻,形象地展示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思考;尾联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希望,暗示此次别离也许会成为永恒,所以不必过于忧虑未来。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离别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台王子木解官长乐见访》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外忧患的交困之中,朝代更替频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诗的作者陈傅良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享有盛誉,他的诗词作品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现实,深受人们喜爱。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曾出任过朝廷官员,也因故被罢免。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深刻内涵。
在《天台王子木解官长乐见访》这首诗中,陈傅良描述了自己与朋友王子木在福建福州(古称“长乐”)的会面。王子木此时已经辞去了官职,从天台(今浙江台州)来到了福州。这次相遇让两人感慨万分,他们一起回顾了过去在官场上的种种遭遇,也对未来充满了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