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容之在藁城闻欲从帅辟用前韵戏之

标题包含
容之在藁城闻欲从帅辟用前韵戏之
使者争飞荐鹗书,论才何止朔方无。 从军更欲投毛颖,仗剑还思跨的卢。 塞北吏民方眷恋,晋阳耆旧已欢呼。 可怜公绰堪廊庙,漫作区区薛大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臣(1070年-1127年),字元镇,号竹隐居士,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赵鼎臣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使者们争先恐后地推荐人才的书信,论及才华横溢岂止于边疆之外。想要参军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拿起剑来还要考虑如何跨越难关。塞北的官员和百姓正陷于苦战,而山西的老人们已经欢呼庆祝。可怜的是那些具备治理国家才能的人,却被当成了微不足道的薛大夫一样对待。
去完善
释义
1. 藁城:今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春秋时赵国邑名。 2. 欲从帅辟:想随着主将征召入伍。帅,主将;辟,征召。 3. 用前韵:指按照前人的诗韵创作新诗。 4. 荐鹗书:推荐贤才的文书。鹗,一种猛禽,这里比喻贤能的人。 5. 朔方:古代泛指北方边陲地区。 6. 从军:参军入伍。 7. 投毛颖:指为毛笔制作献身。毛颖,毛笔的美称。 8. 仗剑:持剑。仗,持。 9. 的卢:古代骏马名。 10. 塞北:泛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 11. 眷恋:舍不得离开。 12. 晋阳:古邑名,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 13. 耆旧:年高望重的老人。 14. 欢呼:因喜悦而呼叫。 15. 可怜:可惜。 16. 公绰堪廊庙:指顾公绰可以胜任朝廷官员。公绰,顾公绰,东汉大臣;廊庙,指朝廷。 17. 漫作:随意去做。 18. 区区: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19. 薛大夫:古代的官职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赵鼎臣渴望投身沙场、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诗人以鸿雁比喻自己的才能,表达了自己不仅仅是在朔方地区无人可比的意思,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应该被更多人了解和赏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毛颖(毛笔的别称)那样成为军事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也希望能够像刘备的坐骑“的卢”马一样,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诗人通过描述塞北地区的民众对自己的期待和欢迎,表达了对前线战事的关心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身在高位却无所作为的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容之在藁城闻欲从帅辟用前韵戏之》,是宋代诗人赵鼎臣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士人阶层逐渐崛起。赵鼎臣本人便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文人。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曾多次担任地方官员,并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赵鼎臣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据传,赵鼎臣的朋友容之在藁城时,听说赵鼎臣可能出任军队统帅,便想用以前创作的诗句来调侃他。于是,赵鼎臣写下了这首回击诗,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官场的期待。 在这首诗中,赵鼎臣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担忧。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颇为普遍,反映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