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葡萄

标题包含
葡萄
架竹引龙须,时攀颔下珠。 欲求西域种,北使昔同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搭建竹架引来龙须,时常攀爬于下巴下的珍珠。想要获取西方的神圣种子,向北寻求使者与他们心心相印。
去完善
释义
1. 龙须:指葡萄藤,因为葡萄藤弯曲如龙,故称。 2. 颔下珠:形容葡萄挂在藤上如同龙颔下的珍珠。 3. 西域种:古代指西方或新疆地区的葡萄品种。 4. 北使:古代出使北方的使者。 5. 同符:古代用符作为信物,这里指使者之间的联系。
去完善
赏析
《葡萄》许及之这首诗描绘了葡萄的优美形象和诗人的美好愿望。首句“架竹引龙须”用竹子搭成葡萄架,宛如龙的胡须,生动地展现了葡萄的丰茂姿态。第二句“时攀颔下珠”则通过描写人们采摘葡萄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欲求西域种,北使昔同符”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得到更优良品种的葡萄的愿望,期望通过北方使者带来西域的优良品种,表现了对品质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葡萄》是南宋诗人许及之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方面入手,来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许及之生于南宋,他在年轻时曾赴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成为了陆游的门生,并受到了陆游的赏识。在陆游的帮助下,许及之逐渐进入了官场。然而,他在官场上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就,晚年生活相对清苦。这段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会,也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南宋时期,中原地区已经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国力衰弱。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志士都希望能恢复中原,重整山河。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许及之虽然身处官场,但对国家的现状忧心忡忡。他的诗歌作品,如《葡萄》等,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综上所述,《葡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诗人许及之在南宋时期的个人际遇以及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国家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