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惠声伯窗前孤桐

标题包含
惠声伯窗前孤桐
只期翠影在窗栊,岂谓年余到碧空。 自笑襟期惟我似,饱谙霜雪与君同。 千岩夜月双溪外,一曲晚天横笛中。 且向幽斋伴清致,会看廊庙奏薰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九成"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在公开资料中的信息较少。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例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翠影映窗,没想到一年过去已历春空。 自我开朗,正与您饱经风霜相同。 那双溪之外的千岩夜月,在傍晚的横笛声中悠扬。 在这清幽之地共度雅致,终将看到我们在朝堂共奏祥和之风。
去完善
释义
翠影:翠绿的光影。 窗栊:窗户。 襟期:胸怀,怀抱。 饱谙霜雪:经历了许多磨难。 千岩夜月:指月亮照耀在层层山峦之间。 双溪:两个溪水。 幽斋:静雅的居所。 清致:清雅的情趣。 廊庙:指朝廷。 薰风:指和风。
去完善
赏析
《惠声伯窗前孤桐》是一首描绘梧桐树的诗。诗人在赞美这棵孤桐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能生存下去。诗人以自己与梧桐的对比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和胸怀,并寄托了自己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惠声伯窗前孤桐》是南宋诗人张九成在绍兴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段时间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之际,家国破碎、山河沦丧的悲惨景象让诗人痛彻心扉。 张九成曾在朝为官,因直言敢谏而被罢黜,流放到琼州(今海南)。在这段时间里,他面对破碎的山河,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这首《惠声伯窗前孤桐》正是他在琼州时,看到窗外孤独的梧桐树,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和国家命运,从而抒发胸臆之作。 此诗以梧桐树的孤独形象,暗喻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在这首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还可以感受到当时时代的社会氛围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