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蓝天碧水中的西湖美景如画,所有的景物都显得那么新鲜明亮。
海鸥和白鹭悠闲地在湖面上栖息,它们已经习惯了这里常常听到的管弦乐声。
月明风轻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一片白玉般平整的湖面上。有谁还在羡慕天上的飞鸾呢?此时此刻,我们这些坐在船上的人就像仙人一样享受人间仙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采桑子:词牌名,也叫做“丑奴儿”。
2. 天容水色西湖好:天容,天空的容颜;水色,湖水的颜色。形容西湖景色美丽。
3. 云物:指天空中的云彩和水面的景物。
4. 俱鲜:都非常新鲜艳丽。
5. 鸥鹭闲眠:鸥鹭在悠闲地休息。
6. 应惯:应该已经习惯了。
7. 寻常:经常。
8. 管弦:指音乐,这里指船上奏起的优美音乐。
9. 风清月白:清风明月,形容美好的夜景。
10. 偏宜:特别适宜。
11. 琼田:形容月光下湖面如一片白玉。
12. 骖鸾:指驾驭鸾鸟在空中飞行。
13. 舟中:船上。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词作。开篇一句“天容水色西湖好”,以浓墨重彩之笔赞颂了西湖之美,仿佛令人置身于这片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接着两句“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则是对西湖周边风光的生动刻画:云彩、鸥鹭以及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让人陶醉其中。词的下阙中,作者继续描绘夜晚的西湖,月光下的湖面如同仙境一般。最后两句则以超脱尘世之美的感受收尾,表达了在西湖美景中游船游览就如同成仙一般的畅快。整首词既体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美,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逍遥自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是宋代词人欧阳修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那时欧阳修官至尚书令,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罢免,但在晚年时又被重新启用,成为宋朝的宰相。
在那个时候,北宋社会繁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杭州西湖的景色使欧阳修为之倾倒,于是他创作了这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词。该词表现了欧阳修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他寄情山水、不问世事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