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曾晦之挽词

标题包含
曾晦之挽词
交游盛处失騑骖,笔砚穷时绾碧蓝。 骥老尚能舒骏逸,龟潜终不慕芳甘。 寿过捌拾人人羡,恩在乡闾事事谈。 埋没平生无限意,夜深樵唱起溪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曾晦之挽词》是一首悼念友人曾晦之的诗。下面是每句的注释: 1. 交游盛处失騑骖:这句表示失去了结交的友人。騑骖,指朋友。 2. 笔砚穷时绾碧蓝:这句说曾晦之虽然生活贫困,但一直保持着高雅的品质。碧蓝,这里代指高雅的品质。 3. 骥老尚能舒骏逸:这句赞颂曾晦之年老仍保持才情和能力。骥,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4. 龟潜终不慕芳甘:这句表明曾晦之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龟潜,意为乌龟在冬季潜伏在水底,喻指保持沉默、坚持信仰。 5. 寿过捌拾人人羡:这句称赞曾晦之长寿。 6. 恩在乡闾事事谈:这句描述曾晦之在乡里的声誉。 7. 埋没平生无限意:这句表达对已故友人的哀思。 8. 夜深樵唱起溪南:这句描绘夜晚寂静时,樵夫在山南歌唱,寄托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曾晦之挽词》是南宋诗人叶适为悼念友人曾晦之所作的一首挽词。诗歌以好友的生平事迹为主线,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与敬重之情。首联描述了曾晦之交游广泛但晚年贫困的境况,如失去良马,只剩下笔墨为伴;次联则以马和龟作为比喻,赞扬其晚年的才情和智慧;颈联则颂扬他八十高龄的美好生活,并得到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尾联用夜晚的樵夫歌声衬托出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友人的惋惜和不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曾晦之挽词》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叶适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外患不断,内战频仍。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困苦,叶适作为一位文人志士,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 诗人叶适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任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但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这使得他在创作这首挽词时,更能深刻理解死亡的本质,以及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期。儒家、佛家、道家等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使得人们对于生命、死亡等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这也为叶适创作这首挽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