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太湖

标题包含
太湖
鱼舠载酒日相随,一笛芦花深处吹。 湖面风收云影散,水天交照碧琉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渔舟载着美酒每天都相伴相游,在一丛芦苇深处悠然地吹着竹笛。 当湖面的风吹起,云影随之散去,水天一色,映照着碧波如琉璃。
去完善
释义
1. 鱼舠:舟船的一种,主要用作捕鱼的船只。 2. 日相随:每天相伴的意思。 3. 一笛:一支竹笛,用于演奏音乐。 4. 芦花:芦苇的花朵,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 5. 深處:指湖泊或河流较深的部分。 6. 湖面风收:形容湖面风平浪静的样子。 7. 云影散:云的倒影在水中散去。 8. 水天交照:水和天空相互映照。 9. 碧琉璃:形容湖面的波光粼粼如同碧绿的琉璃一样闪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的美景和渔村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中“鱼舠载酒日相随,一笛芦花深处吹”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渔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悠前行,渔民们每日载酒而歌,吹着芦笛,尽情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日相随”和“深处吹”的表达方式,使整个画面显得静谧而温馨。 后两句“湖面风收云影散,水天交照碧琉璃”则进一步勾勒出了太湖的美景。在这两句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湖面的平静与宽广,同时通过“风收云影散”、“水天交照碧琉璃”等富有动态美的词语,生动地展现出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太湖风情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湖》是北宋诗人杨备创作的一首描绘太湖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即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杨备,字康侯,其生平和经历不详。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对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美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 在《太湖》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王朝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江南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他们在游览山水、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记录了当时的时代风貌。杨备的这首《太湖》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