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点绛唇

标题包含
点绛唇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 回首斜阳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彦端,字德升,号静庵,又号介庵居士,南宋文人。他生于1190年,卒于1256年,享年67岁。 赵彦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汝愚是南宋的名臣,曾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海漂泊,重逢故人情感依旧。 离别匆匆,难舍阳关离别歌。 我是过客,又送另一人去远行。 愁绪难名状,如影随形。 蝉鸣悲凉,回望斜阳落幕,心头无限惆怅。
去完善
释义
1. 点绛唇:词牌名。 2.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3.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4. 故人:老朋友。 5. 情如故:感情依然如旧。 6. 何遽:为什么如此匆忙。 7. 忍:勉强抑制。 8. 阳关句:指送别之歌。这里应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 9. 行人:指出门在外的人。这里作者自指。 10. 无据:没有依据,无法琢磨。 11. 寒蝉:秋天的蝉,其鸣声哀伤。 12. 回首:回头看。 13. 斜阳:傍晚时分太阳将要落下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与故人相聚后又要分别的忧伤心情。上阕通过“憔悴天涯”和“故人相遇情如故”来描绘作者的境遇以及他与故人重逢的喜悦;接着用“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表现出别离时的无奈与痛苦。下阕则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表达对离别的哀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揭示了词人在旅途中不停地送走友人,从而突出了离别之苦;最后以“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收尾,借景抒情,将哀愁融入黄昏时分听蝉声、望夕阳的场景中,使情感更加深沉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词人赵彦端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1年至1189年之间,即南宋孝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赵彦端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南宋朝廷的官员,但官场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然而,他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词坛宗匠”。他的词作以其才情横溢、清新脱俗的特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赵彦端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内外交困。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南宋内部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赵彦端通过创作词作来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