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时司理求颂

标题包含
时司理求颂
浄磨心鉴绝游尘,本际灵明自照神。 个里机回圆历历,化分百亿大千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浄磨心鉴:"浄磨"指擦拭干净;"心鉴"为内心的一种明镜台,此处将人心比做一面镜子,把一切外物反映得清清楚楚。这句话意为,保持内心的洁净无染,不受外界俗事的影响。 2. 绝游尘:意为断绝与世俗的纷扰联系,清心寡欲。 3. 本际灵明:"本际"指的是生命的起源或根本之处;"灵明"则是精神层面的清楚明白,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生命之源,精神层面便能自我觉察和理解。 4. 个里机回:"个里"意为那个地方,这里指代的是内心世界;"机回"表示一种运转的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是,心灵内部的运转是循环往复的。 5. 圆历历:意思是清晰明了的样子。 6. 化分百亿大千身:这是佛教的用语,"百亿大千身"指的是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整句话意味着生存在大千世界的众生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诗歌。首先,“净磨心鉴绝游尘”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对世俗的超越。“心鉴”一词寓意着诗人心中的明镜,可以反映出真实的世界。而“净磨”则象征着诗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不断净化和打磨,使之更加纯粹。接下来的“本际灵明自照神”则是说,这种内心的纯净和明亮是源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灵性,它具有自我照亮的能力。 接下来的“个里机回圆历历”则描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等深层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个里”即这里、此处,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心灵深处;“机回”意指生命的轮回,宇宙的变化;“圆历历”意味着完整、全面。所以这句话在说,诗人对于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广阔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化分百亿大千身”是对诗人所感悟到的一切的进一步描绘。“化分”意味着分化、演变;“百亿大千身”是对整个宇宙中所有生命体的形象比喻。因此,这句诗在表达诗人认识到自己与万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这个庞大的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生命、宇宙的思考和理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精神境界和高远的思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司理求颂》是南宋诗人释正觉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释正觉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僧侣生活,专注于禅修和诗歌创作。然而,随着政局的变化,他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当时的皇帝光宗赵惇因健康问题无法处理政务,由皇子赵扩摄政,也就是后来的宁宗。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释正觉被任命为地方官吏,负责管理当地宗教事务。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内部矛盾,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民族矛盾也逐渐加剧。释正觉作为一位关注民生、胸怀大志的诗人,他在担任司理职务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百姓办实事。这首《时司理求颂》就是他在这个时期的自省和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