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一·观灯火

标题包含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一·观灯火
迢遥春色自长安,火树初从塞上看。 云拥千枝回紫电,风移万朵压朱阑。 星河烂漫低垂阁,樽俎从容近舞盘。 侧耳关城犹击柝,幻光不照战袍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 他生于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父职,...查看更多
绒线球_3078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春天景色来自长安,火焰般的树木刚在边塞出现。 云朵簇拥着千枝,仿佛回到了紫色的闪电,风吹动着万朵桃花,压在红色的栏杆上。 星河璀璨低垂在楼阁上空,宴会的酒杯和菜肴在跳舞的地方旁摆出。 侧耳倾听关城的击柝声,那仿佛是幻光无法照见的战士的寒冷战袍。
绒线球_3078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安:这里指代京城或中原地区。 2. 塞上:边疆或边塞地区。 3. 星河:银河。 4. 烂漫:形容光明而鲜艳。 5. 低垂阁:形容星光照射下的楼阁显得低矮。 6. 樽俎:指代酒席。 7. 侧耳:倾听。 8. 关城:城关、城堡。 9. 击柝:古代夜间巡逻时敲击木梆警戒的行为。 10. 战袍:军装。
绒线球_3078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一·观灯火》描绘了元夕佳节时,长安城中繁华的灯火景象。诗人用“迢遥春色自长安,火树初从塞上看”开篇,描述了长安城中的春色与火树交相辉映的美景。接下来,“云拥千枝回紫电,风移万朵压朱阑”一句,展现了灯光璀璨、绚丽多姿的画面。而“星河烂漫低垂阁,樽俎从容近舞盘”则表现了人们在元宵之夜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的场景。然而,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依然听到关城的警柝声,使得眼前的幻光显得有些黯然失色。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宵节夜的繁荣景象,还透露出一丝忧国忧民之情。
绒线球_307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一·观灯火》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嘉靖末年至万历年间(公元1560年前后),也就是戚继光在蓟州守备期间。 在这段时间里,戚继光经历了从平定倭寇到防范蒙古侵扰的过程,这也促使他成长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由于他在战争中建立了显赫的功勋,以及在京师担任要职,所以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部下。这其中就包括开府杨公,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这个时期的明朝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外部蒙古部落经常犯边,沿海倭寇也日益猖獗。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都渴望能够为国家效力,平息战乱,恢复国泰民安的生活。戚继光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英勇善战、忠诚正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爱戴与支持。而这首诗则表达了戚继光对开府杨公过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共同抗击外敌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绒线球_307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