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使华

标题包含
使华
使华馆伴日宣劳,风雨连床夜作逃。 爱惜太痴如拱璧,弃遗胜读若秋毫。 双清幽沼芳泉活,一碧长空皓月高。 坐看睡魔三舍辟,金炉兽炭古离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让华美的居所伴随日光宣告辛劳,连夜逃跑时风雨交加难以入眠。 珍惜到极致如同双手捧宝,舍弃与遗留之间更胜阅读时之秋毫微末。 两片清幽的水池旁,泉水潺潺不息,一片翠绿的天空中,明月皓然高照。 静坐观看熟睡的恶魔远离我居,金炉中的兽炭燃烧着古老的离别哀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使华:指汉使的华美。 2. 日宣劳:每日宣扬辛劳。 3. 风雨连床夜作逃:在风雨之夜逃离床位。 4. 爱惜太痴如拱璧:太过珍惜如同捧着玉璧。 5. 弃遗胜读若秋毫:舍弃遗漏的东西就像阅读秋毫一样明显。 6. 双清幽沼芳泉活:双清池边的幽深水池和芬芳泉水充满生机。 7. 一碧长空皓月高:天空一片碧蓝,明亮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 8. 坐看睡魔三舍辟:坐视睡眠的诱惑在三舍之外的地方消散。 9. 金炉兽炭古离骚:用金色的香炉燃烧麝香炭来诵读古代的经典诗篇。
去完善
赏析
《使华》是元朝诗人许月卿的一首描绘使华馆场景的诗歌。首联“使华馆伴日宣劳,风雨连床夜作逃”,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使华馆的日常景象:白天接待宾客,忙碌不已;夜晚则风雨交加,让人无处可避。颔联“爱惜太痴如拱璧,弃遗胜读若秋毫”,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对于值得珍惜的事物,要像对待拱璧一样爱护;而对于无足轻重的东西,应该像看待秋毫那样不屑一顾。颈联“双清幽沼芳泉活,一碧长空皓月高”,描述了诗人在此环境下所见的景致:清澈的泉水、明亮的月光,以及那遥远的天空。尾联“坐看睡魔三舍辟,金炉兽炭古离骚”,刻画了诗人因睡意袭来而无法静心思考的情境,他以金炉中的兽炭为伴,想起古人的离别之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繁杂世事时的淡定心态和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使华》是元朝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时期(约公元1271年-1368年),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元朝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诗人生涯的这段时间里,他经历过许多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元仁宗时期的官员,但由于对朝廷腐败和蒙古贵族的不满,最终选择辞官归隐。他在辞官后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在同一时期,元朝的社会背景非常复杂。蒙古帝国征服中原后,实行了严格的种族等级制度,蒙古人地位最高,汉人地位最低。这种制度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此外,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轻视也使得知识分子感到失落和愤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月卿通过自己的诗篇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