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胡伯凯韵
作诗直欲到天悭,于蒍应如元鲁山。
我隠自便甘曲渚,子来相与钓清湾。
闲中日月诗书府,地上神仙人世间。
寻柳问花千古意,窗前幽草不须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写诗一直想要登上天的高度,就像在挖掘最初的源头和本质。
我在隐蔽处生活得自由自在,乐于去陪伴你共同在清澈的水域垂钓。
空闲时以诗书为伴度过时光,人间的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探寻柳树、询问花朵的意义流传千古,窗前的幽草不必被修剪。
去完善
释义
《次胡伯凯韵》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为每句的注释:
1. 作诗直欲到天悭(qiān):这句赞美作者的诗歌创作才华横溢,追求将诗歌创作达到极致。天悭,指天空所能给予的最极限的高度。
2. 于蒍应如元鲁山:这句用“于蒍”(屈原的作品名)比喻作者的诗才;"元鲁山"是唐代诗人杜甫别号,这里用来形容许月卿诗才横溢的知己朋友。
3. 我隠自便甘曲渚:这句表达诗人以隐逸的方式生活,曲渚表示弯曲的河岸,引申为隐居之地。
4. 子来相与钓清湾:这句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在清净的水湾共同享受垂钓之乐。
5. 闲中日月诗书府:这句描述诗人的闲暇时光都在诗书的世界中度过。
6. 地上神仙人世间:这句通过对比神仙和人世间的生活,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7. 寻柳问花千古意:这句表达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象时感受到的古人情感。
8. 窗前幽草不须芟(shān):这句描绘了诗人窗前的宁静景色,幽草指的是植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次胡伯凯韵”,是诗人许月卿对其好友胡伯凯的唱和之作。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两位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词创作的执着。
首联“作诗直欲到天悭,于蒍应如元鲁山”,诗人表达了他们对于诗歌创作的狂热和执着,犹如攀登天梯,力求达到艺术的巅峰。这与他们的朋友胡伯凯相互呼应,共同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
颔联“我隠自便甘曲渚,子来相与钓清湾”,则是诗人对他们的隐逸生活的描绘,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们却乐在其中,享受着诗酒人生的乐趣。
颈联“闲中日月诗书府,地上神仙人世间”,表达了他们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在闲暇的时光里,诵读诗书,品味人间仙境般的美好。
尾联“寻柳问花千古意,窗前幽草不须芟”,则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们欣赏春天的柳絮纷飞,花朵盛开,也欣赏窗前的幽草,这一切都是生活中的美丽瞬间,无须剪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胡伯凯之间的友谊和他们共同的隐逸生活,展示了他们对于诗词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和享受生活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胡伯凯韵》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时期(1194年-1224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局势动荡不安。
在许月卿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最后辞官归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烟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向往之情。许月卿的这一情感来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时代背景的观察。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军事失利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特别是金兵南侵后,南宋政权被迫偏安江南一隅,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月卿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忧虑和痛心。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这也是他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