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周尚书八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次周尚书八首 其一
卜隐偏宜大好州,浮云梦不到王侯。细评月露苍山峙,静止花阑绿水流。泉□□□□□□,□蓑无雨可淋头。西江宾幕相须久,赢得闲吟谒道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占卜隐居最为合适选择大好的地方,云朵与梦境都触及不到王公贵族。细细品味月色下的露水,座落在青山之间;静观花开花落,看着河水静静流淌。泉水从石上滴落,身着蓑衣的人即使下雨也不会淋湿头部。在西江边的宾客幕僚陪伴着我,让我得以悠闲地拜访道家信士并献唱诗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卜隐:选择隐居之地。 2. 偏宜:最合适的地方。 3. 大好州:美好的地方。 4. 浮云梦:形容富贵名利如过眼烟云,不长久。 5. 月露:指月光下的露水。 6. 苍山:青翠的山峦。 7. 花阑:指花的边际。 8. 绿水:清澈的河水。 9. 泉** * ** * * * ** * * * * **:此处缺失了字或诗句。 10. 蓑:用草编织的雨衣。 11. 西江:长江下游的一段。 12. 宾幕:宾客和幕僚。 13. 相须久:期待相聚的时间长久。 14. 赢得:获得,得到。 15. 闲吟:悠闲地吟咏。 16. 谒道周:拜访道家的场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许月卿以儒家经典为本,追求士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的完善,他在这首诗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自由。 "卜隐偏宜大好州,浮云梦不到王侯。"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即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州郡,过上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不受任何俗世纷争的干扰。“浮云梦”一词则巧妙地比喻了那些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不值得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细评月露苍山峙,静止花阑绿水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在这里,诗人细致地观察着自然界的美景:月光洒在草木上,显示出苍山的壮丽;花儿静静地开着,仿佛停滞了时间。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壮美,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泉石何曾解点头,披蓑无雨可淋头。"这两句诗中,诗人用"泉石"形象地表示了生活的平凡和普通,而"披蓑无雨可淋头"则暗示了即使生活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由于心态的平和和乐观,诗人也能从容应对,丝毫不受影响。 最后一句"西江宾幕相须久,赢得闲吟谒道周。"则表达出诗人隐居生活中仍能保持儒家的道德观念,与朋友相聚、谈论学问,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周尚书八首 其一》是南宋爱国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时值金兵入侵中原,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之际。许月卿作为一位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文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周尚书忠诚报国精神的赞美。 在这段时间里,许月卿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未削弱他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积极参与抗金活动,写下了许多激昂慷慨的诗篇,表达了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南下,直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期望能够挽救国家民族的危机。许月卿正是这些有志之士中的一员,他以自己的诗歌作品为武器,激励国人奋起抵抗外敌侵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