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川

标题包含
临川
临川摄守得仁侯,闵两精诚贯显幽。 五日不将京兆看,丰年惟切杜陵忧。 先欣霡霂滋青稻,伫见滂沱涨碧流。 物外闲人欢喜处,炎天亭受一亭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临川地区有德高望重的仁义诸侯,他们对百姓的感情深挚而又显露无遗。如果五天不去拜访这位地方长官,那么丰盛的年景里我只有对杜陵深深的忧虑了。先是欣赏那滋润青稻的小雨,然后是等待大雨磅礴带来丰收的景象。在这炎热天气里的清凉亭中,我会由衷地感受到一份秋日带来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赣抚平原的北端,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故乡。 2. 摄守:代理地方长官。摄,代理。守,地方长官。 3. 仁侯:仁爱的地方长官,这里指代临川摄守。 4. 闵两精诚贯显幽:闵,关心。两,指天地。精诚贯显幽,形容全心全意关注民生。 5. 五日不将京兆看:五天没有去看望京兆尹(相当于现代首都市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6. 丰年惟切杜陵忧:丰收的年份也要关心百姓的生活,如同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的忧虑之情。杜陵,指唐朝诗人杜甫。 7. 先欣霢霂滋青稻:喜见细雨滋润稻谷。霢霂,小雨。青稻,绿色的水稻。 8. 伫见滂沱涨碧流:期待大雨过后河水暴涨。滂沱,大雨。碧流,绿色的河水。 9. 物外闲人欢喜处:物外闲人,超脱世俗的人。欢喜处,使人快乐的地方。 10. 炎天亭受一亭秋:炎炎夏日的凉亭里享受一丝秋天的凉爽。亭受,承受。亭,凉亭。
去完善
赏析
《临川》这首诗描绘了临川地区的美景和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和自然环境的关注。首句“临川摄守得仁侯”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在地,即临川的摄政者。接下来的两句“闵两精诚贯显幽”和“五日不将京兆看”,诗人以精诚贯显的精神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同时也表现了他与京兆之间深厚的情谊。 中间两联“丰年惟切杜陵忧”和“先欣霡霂滋青稻”描述了丰收年景下百姓的喜悦之情,以及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他以杜陵作为自己的榜样,关心农民的生活。紧接着的“伫见滂沱涨碧流”则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尾联“物外闲人欢喜处,炎天亭受一亭秋”,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享受到片刻清凉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远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川》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许月卿此时任湖北路转运司主管文字之职。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日益腐化,军事防御薄弱,金兵不断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月卿立志报国,但他发现当时的统治者贪图享乐,腐败成风,使他感到忧国忧民的使命感。他在诗中写道:“独立苍茫外,凭栏一怅然。”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无奈的心情。 许月卿的这一时期的经历丰富多样,他曾任湖北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负责财政管理、组织兵力等事务。由于他清正廉洁,受到官员们的尊敬。然而,南宋朝廷的腐败使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他感叹道:“半生行役倦江干,投老归来袖手看。”反映了他的失望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