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
川原红紫一时新,暮雨朝云更可人。
灿若中兴红药相,嫣然何虑海棠嗔。
天将好景烦吟笔,我自清时作幸民。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河流和原野上红花盛开景色鲜丽,傍晚的细雨早晨的云彩更令人陶醉。
如灿烂的芍药般怒放的中兴之花,无须忧虑海棠花的嫉妒。
天地赐予的美好景致让我挥笔写诗,在这清平盛世做个幸运的百姓。
埋头苦读的日子无休无止,不如抛开书本去寻找春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川原:指河原,即江河两岸的平地。这里代指春天的大地景色。
2. 红紫:红花与紫花,这里指各种盛开的鲜花。
3. 一时新:一时间焕然一新,形容春天的景色变化很快。
4. 暮雨朝云:傍晚的雨和早上的云,这里指春天的天气现象。
5. 可人:令人感到舒适,这里指春天的气候宜人。
6. 中兴红药相:这里以红药(即芍药)比喻国家的中兴景象。
7. 嫣然:形容花开得鲜艳美丽。
8. 海棠嗔:指海棠花盛开时的美景。嗔,同“嗔”,怒视,这里指海棠花怒放的样子。
9. 好景:美好的景色,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10. 吟笔:写诗的笔,这里指诗人抒发感情的笔触。
11.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这里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期。
12. 幸民:受到幸运眷顾的人民,这里指生活在美好时代的人民。
13. 书册埋头:指专心致志读书。
14. 无了日:没有尽头的时候,这里指长时间沉浸在书海中。
15. 抛却:抛开,扔掉,这里指放下书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川原》是南宋诗人许月卿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七言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形象地展现了川原上红紫花开、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句“川原红紫一时新”,点明春天到来之时,山川原野上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接下来两句“暮雨朝云更可人”,通过描写暮雨朝云的变幻莫测,进一步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还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颔联“灿若中兴红药相,嫣然何虑海棠嗔”,用红药和海棠来象征繁荣昌盛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认为,只要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何必担忧生活中的烦恼呢?
颈联“天将好景烦吟笔,我自清时作幸民”,诗人借“天将好景”和“我自清时”来表达自己对于大自然馈赠的喜悦之情,以及作为幸运之民的自豪之感。尾联“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诗人认为,与其整日埋头于书册之中,不如趁着春光正好,出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川原》是南宋诗人许月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川原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许月卿生活在南宋晚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在许月卿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金兵时常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月卿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首《川原》中,许月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川原的美景。春天里的川原,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景象与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描绘川原的美景,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的生活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