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程说和

标题包含
次韵程说和
灯花昨夜为谁开,谁笑泉田处士来。 不染一尘宜宝界,长如三月似天台。 频摇麈尾频挥翰,每看蟾轮每举杯。 和气满堂春拍拍,灯花昨夜为谁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花灯在昨晚为谁而盛开?是谁引得泉水滋养田园之处而来? 不被尘世沾染,适合成为净土之宝;像天台山一样漫长,仿佛有三个月之久。 频繁地摇动拂尘和挥舞毛笔,每次看到月亮升起就举杯庆祝。 和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春天在此翩翩起舞,花灯在昨晚为谁而盛开呢?
去完善
释义
1. "灯花":灯火燃烧时产生的花状物,这里用来形容灯光。 2. "昨夜":指昨天夜里。 3. "为谁开":意为为什么出现。 4. "谁笑泉田处士来":其中"泉田处士"是古人对隐者的尊称,意指那些住在乡村田园的贤人雅士。 5. "不染一尘":形容不受外界污染的状态。 6. "宜宝界":宝界指佛教圣地,宜表示适合,这里借指作者自己超脱世俗的心境。 7. "长如三月":形容长时间的美好。 8. "似天台":天台指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名山,这里用来比喻景色优美的地方。 9. "频摇麈尾频挥翰":描写文人墨客相互交流的场景。 10. "每看蟾轮每举杯":蟾轮指月亮,这句诗意思是每次看到月亮就举起酒杯庆祝。 11. "和气满堂春拍拍":表示室内气氛和谐,充满欢乐。 12. "灯花昨夜为谁开":与开头呼应,再次强调灯光的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灯花昨夜为谁开”,以灯花作为引子,引入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巧妙地通过描绘灯花的开放,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这句诗也暗含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对生活的期许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谁笑泉田处士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处士的嘲讽和不满。这里的“处士”,是指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诗人认为这些人过于消极避世,缺乏积极入世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对处士的讽刺,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生活的热爱。 紧接着的三句“不染一尘宜宝界,长如三月似天台”,是对理想的境界的描绘。诗人想象了一个纯洁无暇的世界,犹如宝界般美好;又设想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如同春天的天台一样美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之后的四句“频摇麈尾频挥翰,每看蟾轮每举杯。和气满堂春拍拍,灯花昨夜为谁开”,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他频繁地挥动麈尾(一种古人用的拂尘),不断地书写诗篇,同时又时常欣赏着天上的月亮,举起酒杯。这种生活充满了和谐与快乐,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才情。最后,诗人又以“灯花昨夜为谁开”作结,再次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程说和》是南宋著名文人许月卿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晚期,金国灭亡,元朝开始兴起的历史时期。许月卿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这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许月卿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官职,但因不满当时朝廷的腐败无能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他在家乡耕读自给,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篇。这首《次韵程说和》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但政治腐朽,外患严重。金国的灭亡使得蒙古成为南宋的主要敌人,边境战事不断。同时,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如红巾军等。这些时代背景对许月卿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问题,从而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