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 其三
雪浏浏时逢晓日,水粼粼处识春风。
天公留取峰头雪,与作人间别样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纷飞时分恰巧遇见朝阳初升,水面波光粼粼处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神奇安排留下了山峰之巅的积雪,与人世间呈现出别样的春天景致。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雪浏浏:指雪光闪耀的样子。
2. 晓日:早晨的太阳。
3. 水粼粼:水面闪闪发光的样子。
4. 天公:古人对天的尊称,这里指大自然。
5. 峰头雪:山顶上的积雪。
6. 别样春:不同于寻常的春天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在诗中,作者巧妙地将雪景与春天的气息相结合,展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后 其三》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许月卿(1194年-1271年)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正值金国南侵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月卿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许月卿在年轻时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考取功名。他曾多次参加乡试和会试,却都未能取得好成绩。后来,他放弃了科举之路,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他在教育方面颇有成就,培养了众多学子。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成功,一生都在地方任职,未能进入中央政府。
这首诗《雪后 其三》表达了许月卿对战争与民生的关切之情。诗中写道:“山前山后雪初霁,巷内巷外人行止。”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街头巷尾行走的身影。接着,诗人写道:“挂冠归去馀忠在,老圃新开种吉祥。”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许月卿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怀,使他成为南宋末年的一位重要诗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