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轻烟薄雾结凄迷,颗颗匀圆讶许齐。 无雨无风闻叶响,如珠如粟压花低。 飞来莲叶仙犹湿,吟过林稍蝉不饥。 散洒刘郎金露掌,不垣不户总京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月卿(1877年-1943年),原名许月楼,字云樵,号云鹤,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江南才子”。 许月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书法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淡淡烟雾和薄薄雾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令人陶醉的氛围。一颗颗均匀圆润的果实让人惊叹它们的整齐划一。在这没有风和雨的宁静时刻,只听到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些果实犹如珍珠、稻谷般沉甸甸地压在枝头,使得花朵都显得低垂。那莲花叶片仿佛是来自仙境的一片翠绿,刚刚飞来的蜻蜓翅膀上还带着湿气;而吟唱在树林边缘的蝉鸣声似乎并不显得饥饿。轻轻挥洒着金色露水的手掌,那是神仙般的刘郎,让这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中,无论围墙还是门户都无法阻挡它四处飘散,让京城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种美妙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轻烟薄雾:指的是雾气很淡的情景。 2. 颗颗:每一个。 3. 匀圆:指珍珠般的露水形状规则且圆满。 4. 讶许齐:对它们如此均匀一致而感到惊讶。 5. 无雨无风:描述早晨天气平静的状况。 6. 闻叶响:听到树叶被露水压得沙沙作响的声音。 7. 如珠如粟:形容露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8. 压花低:露水沉重使花朵都低垂下来。 9. 飞来莲叶仙:寓意清晨莲叶上的露珠像仙女一样轻盈。 10. 吟过林稍蝉:在树林的顶端鸣叫的蝉。 11. 不饥:肚子不饿,表示时间还早。 12. 散洒:四散落下。 13. 刘郎:东汉末年蜀国的著名人物刘备。 14. 金露掌:一种金色的露水,此指寒露节气时的露水。 15. 不垣不户:没有围墙和门户,意味着露水的分布广泛。 16. 总京低:京:古代妇女用于画眉的美妆用品;总:全部;京低:这里指眉毛画的很低。这句是比喻女性美丽动人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景象和物候特征。诗人以“轻烟薄雾”开篇,渲染出一片迷离的景象。接着,通过描述“露”的形态,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鬼斧神工——每一颗露珠都均匀而圆润,仿佛经过了精心的安排。 诗中,“无雨无风闻叶响”与“如珠如粟压花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天气并无风雨,但露珠的存在却使树叶发出声响;这些露珠看似微小,但却使得花朵都低下了头。这两句诗展现了露珠的质感与存在感。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莲花叶上的露珠像是仙人刚刚飞过留下的痕迹,仍然带着湿气;林梢间传来的蝉鸣似乎是吟咏着自然的韵律,使人感受到夏日的热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人、仙、虫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生态画卷。 最后,诗人提到了刘郎(东汉时蜀郡太守刘褒)的金露掌故事。传说刘褒为救百姓疾苦,曾用金露掌为人治病,此典故象征着济世利民的美好愿望。在这首诗中,诗人将金露掌比喻为分散人间的甘露,赞美了大自然的恩泽。 整首诗歌笔触细腻,语言生动,通过描绘露珠这一细节,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露》是南宋诗人许月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7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与金、蒙古的混战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许月卿生于南宋,曾任国子祭酒等官职。他见证了南宋末年的衰败景象,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在诗中,他以“露”为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患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月卿以“露”为载体,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悲悯情怀,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