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里虽然地处偏远,但并不像想象中的荒凉之地。看那漫天飞舞的杨花,轻盈洁白,犹如北方飘落的雪花一般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春幡:立春时悬挂或插戴的彩旗、绢花等装饰物,用以祈福迎春;春胜:一种剪纸艺术,多为女子佩戴庆祝新春。
去完善
赏析
上阕通过“春牛”“春杖”这些传统民俗意象开篇,展现了立春时节热闹的场景。接着,“无限春风来海上”,把视野拉向辽阔的大海,凸显出海南岛的独特风光。“便与春工”一句,则赋予春天拟人化的形象,细腻地描写了桃花盛开的艳丽景致。
下阕进一步渲染节日氛围,“春幡春胜”增添了视觉上的丰富层次感。而“一阵春风吹酒醒”则巧妙转折,由外在景色转入内心感受,表现出作者悠然自得的状态。最后两句“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以对比手法收束全词,将海岛的春日美景与中原的雪景相提并论,表达了苏轼旷达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明朗,既有对地方风俗的记录,又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充分体现了苏轼面对逆境时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期间。彼时为宋哲宗绍圣年间,已是苏轼人生的暮年阶段。他因政见不合遭贬谪到这天之涯海之角,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在这样偏远之地,他以豁达乐观的心境迎接新春的到来,将眼前所见的春日景象与内心的感慨融入笔端,写下此词。借着对海南春日独特风光的描绘,表达虽处逆境却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流露出一丝身处天涯而思念中原的情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