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

标题包含
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
扁舟平日此东西,屈指于今二十期。 村落平田添栋宇,人家碧瓦焕茆茨。 经过自觉风烟好,来往谁知岁月移。 密柳高槐都似旧,行人双鬓渐成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华镇"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可能所处的时代、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资料。
去完善

译文
平日里常常乘坐扁舟往返此地,算来已经过了二十个春秋。 村子里在平坦的田地边增添了新房子,人们住在有绿色瓦片的茅草屋中。 穿行在村子里感觉风景如画,但谁能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呢? 繁密的柳树和高大的槐树还像过去一样,但是路上行人们的头发已渐渐变得花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高邮:地名,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2.丁志高:人名,具体信息不详。 3.道路:此处指的是旅程或人生道路。 4.扁舟:小船,形容船只小巧轻便。 5.平田:平原上的田地。 6.栋宇:房屋,住宅。 7.碧瓦:青绿色的瓦片,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8.茆茨:茅草屋,形容简陋的住宅。 9.风烟:风和烟雾,这里形容风景。 10.密柳高槐:茂密的柳树和高大的槐树,比喻美好的自然环境。 11.双鬓渐成丝:头发逐渐变白,形容年纪的增长。
去完善
赏析
《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与时光变迁的七言律诗。诗人华镇在诗中表达了他再次经过高邮时所见到的变化和感慨。 首联“扁舟平日此东西,屈指于今二十期”,描述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场景。扁舟,指代船,这里表达了诗人坐着船在这里来回穿梭的经历。 颔联“村落平田添栋宇,人家碧瓦焕茆茨”,描写了沿途村庄和田野的变化,新建的房舍和原先的茅屋形成了对比,暗示了人们生活的改善。 颈联“经过自觉风烟好,来往谁知岁月移”,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一句也反映出诗人作为观察者的心境:虽然他在旅程中感受到了美好的风景,但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尾联“密柳高槐都似旧,行人双鬓渐成丝”,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看到那些熟悉的树木似乎都没有改变,然而他的头发却逐渐变白。通过比较自然界与人世的变化,诗人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并对年华老去的感叹。 整首诗以动态的景物变化和静态的人物心境相互映照,展现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及从中所获得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是宋代诗人华镇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徽宗时期(公元960-1127年)。 在那个时候,华镇刚刚科举及第,满怀壮志地步入官场。然而,他并不适应官场的虚伪和腐败,深感孤独和痛苦。在一次回乡省亲的途中,他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回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分。 与此同时,宋徽宗时期的国家形势也并不乐观。由于政治腐朽、军事衰弱,北方的金国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前途堪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华镇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重过高邮丁志高道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