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提举喜雨
秋欢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涉茫中。
五龙偃塞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勅名山诸沿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为何高兴地通达浩渺苍穹?秋天的收获恐怕陷入迷茫之中。
五条龙的休息隐藏在深深的寺庙里,六尊佛的慈悲在一处宫殿相会。
皇帝下令名山的各个道路封闭,祭祀活动只有太乙神灵独自传达沟通。
应该怜悯那些像车中鱼一样的人,为他们激发西江水并让他们共享。
去完善
释义
秋欢:秋季的欢乐之情。此指丰收的喜悦。
何繇:如何能够。
达:传达给。
灏穹:天。这里指皇帝。
秋成:秋天的收成。
恐:恐怕。
堕:失去。
涉茫:一无所获的样子。
五龙:古代神话中的五龙,能兴云致雨。这里指祈雨用的五龙坛。
偃塞:停止不动。
藏:隐藏。
深庙:神庙。
六佛:泛指佛教诸神。
慈悲:慈悲为怀。
会:聚集。
一宫:一座宫殿。
帝勅:皇帝的敕令。
名山:名山大川。这里指祈雨的场所。
诸沿闭:各种祈雨活动都停止了。
醮:祭神求雨的活动。
开:开启。
太乙:太乙真人,道教神仙之一。
独函通:独自传递信息。
应怜:应该同情。
赤子:百姓。
车中鲋:典出《战国策·燕策一》“车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的人。
西江:长江上游。
遍处同:普遍得到帮助。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和陈提举喜雨》,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和百姓的忧虑。首先“秋欢何繇达灏穹”,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丰收的喜悦却无法传达给上苍。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成熟可能会被忽视的场景,流露出担忧之情。第五句和第六句,表达了帝王的命令和诸神的慈悲都无法解救黎民百姓的痛苦,再次深化了诗人的忧虑。在末尾两句,诗人以“赤子车中鲋”和“为激西江”的意象,寓意着虽然身处困境,却仍渴望得到救赎的心情,也借此希望上天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唤,普降甘霖。全诗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的关怀民生和期待时局好转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陈提举喜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和诗。阳枋生活在南宋末年,这个时期国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阳枋作为一名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阳枋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好成绩。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阳枋结识了陈提举,两人成为了好朋友。陈提举是一个关心民生、乐于助人的人,他的善举感动了阳枋。当陈提举因为一场大雨而欣喜若狂时,阳枋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和陈提举喜雨》。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陈提举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到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