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赵漕 其一
山头云麦杂烧畬,桃李层层山半家。
讴轧蛮歌声满峡,春生龙节烂光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头上云雾缭绕着金黄的麦子混杂在烧荒的土地上,桃花和李花层层叠叠开满了半山腰上的农家。
峡谷间回荡着船夫们劳动时高亢而富有节奏感的歌声,春天的大自然中,山花烂漫,如龙的植物节节生长,光芒四射。
去完善
释义
1. "山头云麦":云麦是指种植在高山地区的麦子,这里指代山区的农作物。
2. "烧畬":一种垦荒方法,即砍伐树木焚烧后的土地。
3. "桃李":桃树和李树,这里用来形容山上种满了果树。
4. "讴轧":指民歌或山歌的声音。
5. "蛮歌":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
6. "龙节":古代官吏所用的符节,这里指代官员出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景象。首句“山头云麦杂烧畬”写的是山顶上云雾缭绕的麦田和焚烧过的土地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大自然的原始风貌。第二句“桃李层层山半家”则描述了山腰处的村落与盛开的桃花、李花相互映衬,展现出浓郁的田园风情。
第三句“讴轧蛮歌声满峡”描绘出峡中回荡着村民们劳作时的歌声,充满生活气息。而尾句“春生龙节烂光华”则以春天来临,龙节草(一种植物)焕发出生机作为结尾,寓意万物生长的活力和生命力。
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细致的描绘,将自然美景与乡土人情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谒赵漕 其一》是宋代诗人阳枋所作,具体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推断,大概是在宋末元初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矛盾尖锐。
阳枋作为一位士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的。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地方官员,但由于政见不合,被贬谪到了偏远地区。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也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关爱,他的诗篇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在宋末元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朝的崛起使得中原地区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阳枋以他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