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前往位于湖南的崆峒山寻找真理时,我翻阅了无数卷诗书,但它们反而让我变得愚昧。历经艰难寻找的东西却出乎意料地容易得到,真是让人惊叹。
去完善
释义
1. 崆峒: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是古代著名的神山,相传为黄帝问道广成子之处。
2. 湘湖:可能是指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边的岳麓山一带,因为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文人墨客云集。
3. 铁鞋:比喻经历千辛万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绝句》是宋代诗人夏元鼎的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以“崆峒访道”和“湘湖”为背景,表达了他在追求人生真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与困惑。诗中的“万卷诗书”象征了诗人所学过的知识,而“看转愚”则表明这些知识并没有让诗人变得更加聪明,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迷茫。然而,在经历了漫长的探寻之后,诗人终于找到了答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两句诗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它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是南宋诗人夏元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94年至1207年之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夏元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然而,他的少年时期正逢金兵南侵,战火连绵。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夏元鼎选择以诗言志,抒发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在《绝句》中写道:“江山似旧时,头白十年客。”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