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思正雨中偶兴

标题包含
次韵思正雨中偶兴
招提岑寂古城隈,海雨江风日日来。 但觉园林芳意尽,不知红紫为谁开。 花飞南陌浑空柳,绿染中庭半是苔。 有客冲泥能过我,笋舆驼褐夜深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道潜,俗姓王,字道潜,号参寥子,北宋著名诗僧。他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出家为僧,后来成为苏轼的好友。 释道潜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佛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招提寺静立在古城的角落,每天迎接海风和雨水。 只感觉到园林的花儿都凋谢了,却不知它们是为谁绽放。 花儿凋落在南边的街道,柳絮飘散,中庭的青苔半绿。 有客人踏着泥泞来访,夜里乘坐着竹轿和骆驼毛袍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招提:寺院的别称,此指寺院。 岑寂:寂静,安静。 城隈:城墙弯曲处。 海雨江风:比喻风云变幻的世事。 红紫:红花与紫花,这里指代花。 花飞南陌:形容花随风飘落的样子。 浑空:全部落空。 绿染:绿色染满。 中庭:古代宅院中的庭院。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有客:客人。 冲泥:踩着泥泞。 笋舆:竹轿。 驼褐:即蓑衣,指用棕毛制成的防雨披肩。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写诗人身处的寺院环境,“招提岑寂古城隈”,渲染了寺院周围的宁静气氛,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于这样的环境的喜欢。接下来用“海雨江风日日来”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无常,风雨不时侵扰着寺院的安宁。 颔联通过“但觉园林芳意尽,不知红紫为谁开。”展现出诗人的感知能力,虽然觉得园林中的花草香气已经没有了,但实际上花儿还是在开放,只是没有感觉到罢了。这里的对比,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颈联则通过“花飞南陌浑空柳,绿染中庭半是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花开花落,绿意盎然。这些景象都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同时也是诗人对外部环境的细致观察。 最后,尾联以“有客冲泥能过我,笋舆驼褐夜深回。”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深情厚谊。他期待着友人能够冲破泥泞来到自己身边,一起分享这美好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思正雨中偶兴》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在雨中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65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在这个时期,释道潜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僧人,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于士大夫和百姓之间。 在释道潜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游历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并在寺院中度过了许多岁月。这些经历使得他对自然和社会有深厚的理解和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北宋仁宗嘉祐年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诗歌的热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以诗歌为媒介,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理解。释道潜正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