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茶山
文献风流想故家,玉川室迩已人遐。
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念那书香四溢的老家,曾居住的玉川小屋如今已经远离尘世。
何时能再细细品味那如文的翠竹,和客人一起品尝陆羽所著的茶经呢?
去完善
释义
1. 寄题:指以诗、词的形式对某个地方或事件表达看法。
2. 茶山:即产茶的山区。
3. 姚勉:字景裴,号雪坡,南宋著名学者。
4. 文献:学术研究和资料。这里指文学创作。
5. 故家:原籍地,故乡。
6. 玉川:此处泛指产茶之地。
7. 室迩已人遐:出自《诗经·邶风·丘中有麻》中的“室迩人遐”,意为距离很近但无法相见。
8. 文清竹:可能指产于福建建瓯的文笋,亦即雅笋。
9. 陆羽茶:陆羽,唐朝人,被誉为茶圣。这里是说用最好的茶叶来招待客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寄题茶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文献风流想故家”描绘了文人雅士的风采,使人想起那个充满书香气的时代;第二句“玉川室迩已人遐”则通过对茶圣陆羽的尊敬和怀念,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何时细赏文清竹,与客同煎陆羽茶”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朋友一起品味茶的韵味,欣赏竹子的高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茶山》是南宋诗人姚勉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理宗淳祐年间(约公元1241年)。在那个时候,姚勉以进士身份初入仕途,逐渐在官场崭露头角,他的才华和壮志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该时期正值南宋后期,北方领土尽失于金国,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与此同时,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文人士大夫阶层日益壮大,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寻求个人的精神寄托。
姚勉的这首诗借题发挥,通过对茶的赞美和对茶山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关注。诗句中的“春风吹长马蹄”展现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为民谋福的豪情壮志。总体来看,这首诗歌既抒发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