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士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图城门外柳树连堤
渭城客舍柳烟弈,渔叟桃源去路包。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渭城的客栈里,柳絮如烟雾般飘扬;渔翁离开桃源的路途上,满是包裹。在松竹和翠绿的树林间,那个安静的读书处,一副美丽的画卷属于我们三个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渭城:即今陕西省咸阳市,古属秦地。此处指陕西省一带。
2. 客舍:旅客歇息的地方。
3. 柳烟弈:柳树下摆下棋局对弈的情境。柳烟,柳树丛生的景象。弈,下棋。
4. 渔叟:老渔翁。
5. 桃源:此处借指理想中的隐逸之地。
6. 去路包:指通向桃花源的路径被包围在绿树之中。
7. 松竹林中:松树和竹林是古人喜爱的隐逸环境。
8. 读书处:指文人墨客静读之处。
9. 一图风景:指画作上描绘的风景。
10. 三家:指画家马道士、画中人物詹仲明以及观赏画作的诗人陆文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色景象,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画面中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卷。诗的开头以“渭城客舍柳烟弈”来形容画面的背景,这里的“渭城客舍”象征着画家笔下的柳城,而“柳烟弈”则表达了柳城的春意盎然。接着,诗人以“渔叟桃源去路包”来形容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和场景,这里的“渔叟”代表了画家的创作灵感,而“桃源去路包”则形象地描绘了渔叟在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
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松竹林中读书处”的描述,展现了画面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读书人。这里的“松竹林”象征着画家笔下的一片宁静的世界,而“读书处”则表现了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对知识的尊重。最后,诗人以“一图风景属三家”作为结尾,强调了这幅画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化特点,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马道士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图城门外柳树连堤》,是元朝诗人陆文圭所创作的。诗人在描写一幅美丽的图画时,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为元朝晚期,此时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而诗人陆文圭生逢其时,他曾在元朝为官,但因时局不稳,多次被贬谪。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柳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虽然身世浮沉,但仍能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样的心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朝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