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筠翁生朝)
水芝香远摇红影。泛瑞霭、横山顶。缥缈笙歌云不定。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
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谁道筠溪归计近。秋风催去,凤池难老,长把中书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中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轻轻摇动着自己的红色花朵。如梦幻般的云雾在山顶上徘徊。远处飘来的音乐如同浮动的云朵一样不定。月亮犹如一把银色的钩子挂在天空,星星点点地照耀着大地。此时此刻,我沉醉在这清凉的夜色之中,品尝着瓜果的美味。
庭院里的兰花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绿色的竹子与蓝色的衣衫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味。谁说归隐田园的生活已经近在眼前?秋风匆匆,吹动着时间的脚步,而我却仍然坚守在我的岗位,始终怀揣着那一枚象征责任的中书印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芝香远摇红影:水芝,指荷花;
2. 泛瑞霭、横山顶:瑞霭,祥瑞之气;
3. 缥缈笙歌云不定:缥缈,隐约不清的样子;
4. 玉钩斜挂,素蟾初满:玉钩,月牙;素蟾,指明月;
5. 醉惬浮瓜冷:醉惬,陶醉于凉爽之中;
6. 庭兰戏彩传金鼎:庭兰,庭院中的兰花;戏彩,描绘色彩;金鼎,古代炊具,这里指烹煮;
7. 小袖青衫更辉映:青衫,读书人的服装;
8. 谁道筠溪归计近:筠溪,竹溪,寓意退隐生活;归计,回归的打算;
9. 秋风催去,凤池难老:凤池,凤凰池,指朝廷;
10. 长把中书印:中书印,宰相印章。

去完善
赏析
《青玉案·水芝香远摇红影》一词描绘了筠翁生辰时的景象,既有宁静的水面倒映着荷花的美景,又有升腾的烟雾和飘渺的歌声。在皓月当空之下,人们享受着美酒佳肴,气氛轻松愉快。接下来词人通过“庭兰戏彩”和“小袖青衫”的细节描绘,表达出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尽管有人说筠溪归期已近,但在秋风催促之际,这位筠翁仍为朝廷重用,担任要职,展现了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玉案(筠翁生朝)》是南宋词人张元干所创作的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75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张元干目睹了国家的衰落和民族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患意识。他的人生经历也相当丰富,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直言谏事触怒权臣被贬谪。在岁月蹉跎之际,他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等人交好,共同抒发爱国情怀,主张抗金收复失地。
这首词以“筠翁生朝”为主题,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生辰的欢乐场景。然而,词中又透露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正是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