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苑焙新茶

标题包含
北苑焙新茶
北苑龙茶者,甘鲜的是珍。 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 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 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 宿叶寒犹在,芳芽冷未伸。 茅茨溪口焙,篮笼雨中民。 长疾勾萌并,开齐分两均。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作贡胜诸道,先尝祇一人。 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 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 啜为灵药助,用与上罇亲。 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 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 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 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丁谓(962年-1037年),字谓之,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丁谓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闻名乡里。公元980年,他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历任地方官职,颇有政绩,...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北苑龙茶非常珍贵美味。在四海之内,没有任何新的东西能与之相比。茶叶刚长出一点嫩绿,刚刚开始尝到春天的气息。采摘茶叶的人四处寻找,频繁地攀登山间。冬日的叶子还未完全脱落,嫩芽也还感觉有些寒冷。山民们在茅草屋前的溪边烘焙着茶叶,细雨中提着竹篮忙着采摘。茶叶被均匀地分成长短相同的两份,沾染了烟雾和露水。这些茶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上,只有皇帝一个人率先品尝。包装好的茶叶送往皇宫,通过驿传送到江河之滨。由于皇帝的特赐,龙茶留在了宫里,赏赐给了亲近的大臣。喝了这种茶叶,如同饮用了良药,它的香气远胜于麝香,色泽比竹子还要浅淡。这里的茶树,不需要顾渚的种植,也不需要宜都的储存。每年的茶叶都仅供皇家使用,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福建和浙江一带的特产。
去完善
释义
《北苑焙新茶》是一首描绘制茶过程的古代诗歌。以下是对诗中部分词语的解释: 1. 北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的古茶园,是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 2. 龙茶:一种名贵的茶叶品种,这里代指高品质的新茶。 3. 四方:指全国各地。 4. 万物更无新:表示在众多茶叶中,没有比北苑龙茶更新鲜、珍贵的了。 5. 微茫绿:形容嫩绿的茶叶刚刚冒出的景象。 6. 少许春:指春天的气息。 7. 散寻萦树遍:描述采茶时从树梢到树干仔细寻找的过程。 8. 茅茨溪口焙:指在简陋的茶坊中进行初步烘烤。 9. 篮笼雨中民:描述采茶者在细雨中采摘茶叶的情景。 10. 勾萌并:指茶树上的嫩芽逐渐生长。 11. 开齐分两均:指采摘下来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类和均匀分配。 12. 雀舌:形容茶叶的形状如同鸟的舌头一样细小。 13. 龙鳞:形容茶叶的颜色和形状如同龙的鳞片一样整齐。 14. 作贡:指将茶叶作为贡品献给皇帝。 15. 英华:指茶叶的香气。 16. 上罇:指皇宫中的御用酒。 17. 顾渚:唐代著名的产茶区,这里的茶叶品质也很高。 18. 宜都:古代长江沿岸的一个城市,也是重要的产茶区。 19. 天产:指天赐的自然资源。 20. 瓯闽:指古代的瓯越地区和闽越地区,这里是茶树的主要产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北苑龙茶的采摘、制作过程以及其高贵的品质。诗人不仅赞美茶叶的甘鲜美味,更感叹它的珍稀独特,如同万物之中,再无如此新鲜的美味。诗人把采茶的情景描绘得生动活泼,“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画面感十足。在诗人的笔下,茶农们为了采集这美好的食材而忙碌不已,他们的劳动也得到了肯定和尊重。 此外,诗歌还描绘了龙茶的贡品地位,称它为皇家专享。“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表达了龙茶从产地到皇室的过程,彰显了其高贵和珍贵的特质。诗人通过对比其他名茶,进一步强调了北苑龙茶的品质和地位,比如顾渚和宜都等。最后,诗人描绘了品尝龙茶的愉悦感受,无论是口感还是香气,都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苑焙新茶》是北宋著名文人丁谓的一首描绘茶艺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的北宋初期。 在这段时间里,丁谓的人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波折。他先后担任过多个职位,如国子监祭酒、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期间还因卷入宫廷权力斗争而一度被贬谪。虽然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但他始终保持对茶艺的热爱和研究,这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北宋初期,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盛行,许多文人都热衷于品茗、品茶。当时,制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北苑(今福建武夷山)地区所产的茶叶,因其品质优异而闻名于世。丁谓本人也常常亲自品尝和比较各种名茶,并写下许多关于茶的诗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